时间: 2025-05-07 08:15: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15:21
风峭紧,月模糊。捣练声高忙复徐。欲寄芦河书一纸,边霜莫待染关榆。
夜风凛冽,月光朦胧。捣练的声音时高时低,忙碌而又缓慢。我想给芦河寄去一封信,但希望边上的霜不要等到关榆染上霜白才来。
俞彦,明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人荟萃的时代,以其细腻的诗风和独特的意象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融入自然景物,表达对人生、情感的深刻思考。
此诗写作的背景可能是诗人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思念远方的友人或爱人。月夜和捣练的声音构成了一个生动的场景,诗人借此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对信件的渴望。
这首《捣练子 其二》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凛冽寒夜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诗的开头“风峭紧,月模糊”通过风的冷冽和月光的朦胧,迅速让读者感受到冬夜的寒冷与孤寂。接下来“捣练声高忙复徐”则通过对捣练声的描写,传达了一种紧张而又缓慢的节奏,似乎在反映诗人内心的矛盾情感:既忙于生活的琐事,又渴望与远方的人沟通。
“欲寄芦河书一纸”则是全诗情感的高潮,诗人希望能寄出一封信,表达他对远方朋友的思念。“边霜莫待染关榆”可看作是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诗人在等待信的同时,也在期待着时间的流逝能够带来某种结果,然而他又希望霜不要等到关榆树上染上白霜才来,寓意着一种对时光流逝的焦虑和对情感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敏感与思考,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展现了诗人敏感的情感世界。
诗中“风峭紧”主要表达了什么?
A. 温暖的感觉
B. 寒冷的氛围
C. 温柔的风
D. 暖春的迹象
诗人希望寄出的信寄给谁?
A. 自己
B. 朋友
C. 家人
D. 不详
“边霜莫待染关榆”中“边霜”主要象征什么?
A. 友情
B. 时间的流逝
C. 孤独
D. 生命的短暂
与李清照《如梦令》中的思念情感相比,俞彦的《捣练子 其二》更加注重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示了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李清照的诗更多展现了女性的细腻与柔情,而俞彦则在冷峻的外在环境中表现了孤独与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