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20: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0:49
风舟挽晴江,载客日夜行。
身远心在家,腹肠何由平。
未知所到期,先计还归程。
时寻别时语,涕泪下纵横。
仰观风中云,下视水上萍。
共在天地间,可无同飘零。
泻此樽中酒,美鱼其饮羹。
虽饱不厌饥,强醉终自醒。
笑言虽在远,音问犹有形。
愿因东南风,时寄西北声。
我乘着小舟在晴朗的江面上行驶,日夜不停地载着旅客。尽管我身在远方,心里却始终挂念着家,肚子里翻腾着思乡的愁绪,怎能平静呢?不知道这趟旅途要到何时才能结束,我只能提前考虑返乡的路线。时不时地想起与你的别时之语,泪水不由自主地流下,纵横交错。仰望空中的云朵,俯视水面漂浮的浮萍。我们都是生活在天地间的人,怎么可能没有相同的漂泊感呢?我把这酒倒入杯中,期待美味的鱼汤。即使吃饱了也不觉得满足,强行喝醉了终究还是要清醒。尽管我们的笑言相隔甚远,但音信依然可以传递。我希望借着东南的风,能够将我的思念之声传递到你那里。
作者介绍:王令,宋代诗人,字仲华,号半山,曾任职于地方官府,才华横溢,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描绘自然景物为主。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王令远游他乡时,寄托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表达了游子在外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这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和清晰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漂泊生活的感慨。开篇以“风舟挽晴江,载客日夜行”引入,展现了舟行于江的画面,给人一种轻快而又辽阔的感觉。然而,随着诗歌的深入,作者的内心世界逐渐显露,孤独和思乡之情愈发明显。诗中的“身远心在家”揭示了作者内心的矛盾,虽然身处异地,心却始终牵挂着家乡,表现出游子的无奈和愁苦。
诗中使用了“时寻别时语,涕泪下纵横”这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游子在异乡回忆与亲人离别时的情景,情感真挚且充满感伤。之后,作者通过“仰观风中云,下视水上萍”表达了人们在宇宙中同样漂泊的命运,生动地呈现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孤独。
最后,诗中提到的“愿因东南风,时寄西北声”,不仅是对家乡的思念,也是对亲情的寄托,体现了诗人的深切情感与人性关怀。这首诗在结构上层次分明,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挂念以及对漂泊生活的无奈感,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深刻的情感联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本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王令
C. 杜甫
D. 白居易
“时寻别时语”中的“时”字可以理解为:
A. 每次
B. 有时
C. 及时
D. 时光
诗中提到的“东南风”象征着什么?
A. 归家的希望
B. 旅行的方向
C. 自然的力量
D. 亲情的寄托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令的《寄姊夫焦韫叔兼简三姊》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两首诗都体现了对家乡的思念与对安宁生活的向往,但王令更多地表现了漂泊的孤独感,而陶渊明则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理想与追求。两者在情感表达和意象运用上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和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