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到宣武三十韵》

时间: 2025-04-24 10:42:00

诗句

七月趋梁苑,三年谢尹京。

旧风除物蠹,新律奉师贞。

龙节双油重,蛇矛百练明。

跃鱼连后旆,腾虎耀前旌。

路转金神并,川开铁马横。

拥旄差白羽,分辔引红缨。

在浚风烟接,维嵩巩洛清。

贯鱼奔骑疾,连雁卷行轻。

烟垒风调角,秋原雨洗兵。

宿云看布甲,疏柳见分营。

鼓彻通宵警,和门候晓晴。

虎符三校列,鱼胄万夫迎。

弄马猿猱健,奔车角牴呈。

驾肩傍隘道,张幕内连楹。

森戟承三令,攒戈退一声。

及郊知雨过,观俗辨风行。

望宋怜思女,游梁念客卿。

义夫留感激,公子播英名。

泽广豚鱼洽,恩宣岂弟生。

善师忘任智,中略在推诚。

式宴歌钟合,陈筵绮绣并。

戏鼙千卒跃,均酒百壶倾。

乐与师徒共,欢从井邑盈。

教通因渐染,人悦尚和平。

授钺惭分阃,登坛荷列城。

虚裘朝独坐,雄剑夜孤鸣。

白发侵霜变,丹心捧日惊。

卫青终保志,潘岳未忘情。

期月终迷化,三年讵有成。

惟看波海动,天外斩长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0:42:00

原文展示:

到宣武三十韵
作者: 李绅 〔唐代〕

七月趋梁苑,三年谢尹京。
旧风除物蠹,新律奉师贞。
龙节双油重,蛇矛百练明。
跃鱼连后旆,腾虎耀前旌。
路转金神并,川开铁马横。
拥旄差白羽,分辔引红缨。
在浚风烟接,维嵩巩洛清。
贯鱼奔骑疾,连雁卷行轻。
烟垒风调角,秋原雨洗兵。
宿云看布甲,疏柳见分营。
鼓彻通宵警,和门候晓晴。
虎符三校列,鱼胄万夫迎。
弄马猿猱健,奔车角牴呈。
驾肩傍隘道,张幕内连楹。
森戟承三令,攒戈退一声。
及郊知雨过,观俗辨风行。
望宋怜思女,游梁念客卿。
义夫留感激,公子播英名。
泽广豚鱼洽,恩宣岂弟生。
善师忘任智,中略在推诚。
式宴歌钟合,陈筵绮绣并。
戏鼙千卒跃,均酒百壶倾。
乐与师徒共,欢从井邑盈。
教通因渐染,人悦尚和平。
授钺惭分阃,登坛荷列城。
虚裘朝独坐,雄剑夜孤鸣。
白发侵霜变,丹心捧日惊。
卫青终保志,潘岳未忘情。
期月终迷化,三年讵有成。
惟看波海动,天外斩长鲸。

白话文翻译:

七月时节,我前往梁苑,三年后终于告别尹京。
旧时的风气已经消散,新法令得到了遵守。
龙节的双油灯光辉灿烂,蛇矛的百练更加明亮。
跃动的鱼旗连着后面的旌旗,腾飞的虎旗照耀着前方的战旗。
道路的转弯处金神相伴,河流开阔处铁马横行。
手握白羽的旄头,分开缰绳引领红缨。
在浚风烟交汇的地方,巩洛的清风呼啸而来。
奔腾的鱼骑飞速行进,成群的雁阵轻快卷动。
烟雾笼罩的营垒吹响号角,秋原的雨水洗净了武器。
宿云下我凝视布甲,稀疏的柳树看见了分营。
鼓声通宵响起警报,和门等待着晨曦的到来。
虎符三校并列,鱼胄迎接万夫的到来。
玩马的猿猱灵活,奔车的号角声不断。
驾马肩并肩走在狭道,张幕内连着屋檐。
森严的戟承载着三令,攒动的戈退去一声。
到了郊外知道雨过,观察风俗辨别风向。
远望宋国怜惜思女,游梁中怀念客卿。
义士留给我深切的感激,公子传播着英名。
泽水广阔,豚鱼游弋,恩泽宣扬,弟兄相亲。
善于教导的师长忘记了智谋,真诚在于推诚相待。
宴会上歌声与钟声和谐,陈设的筵席华丽辉煌。
戏鼓声中千军跃动,酒杯满盈百壶倾倒。
乐与师徒共享,欢声笑语从城邑中传出。
教导通达,因而渐渐染上,人人喜爱尚和平。
授予钺的我惭愧于分阃,登坛的我承载着众城。
虚裘白天独坐,雄剑夜里孤鸣。
白发渐染霜,丹心捧日令人震惊。
卫青终保志向,潘岳未忘情怀。
期月终归迷惘,三年能有什么成就?
惟有看那波海涌动,天外斩杀长鲸。

注释:

  1. :前往,走向。
  2. 梁苑:指梁国的园林,象征着美好的归宿。
  3. 尹京:尹为官职名,这里指的是旧职。
  4. 物蠹:害虫,比喻旧风气。
  5. 龙节、蛇矛:代表武器和权威。
  6. 跃鱼、腾虎:象征军队的威猛。
  7. 金神、铁马:金神可能指神将,铁马比喻战马。
  8. 鼓彻通宵警:鼓声响彻整夜,警告战士们。
  9. 虎符、鱼胄:均为古代军中重要的象征。
  10. 丹心:忠诚的心。

典故解析:

  • 卫青:汉代名将,所向披靡,代表忠诚与志向。
  • 潘岳:汉代诗人,以才华和风流名世,代表情感与追求。
  • 涌动的波海:象征着不安定的局势与时代变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绅(约792年-858年),字子美,唐代诗人,工诗文,擅长五言绝句及古风,诗风清新自然,内容多描写生活、风景和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

《到宣武三十韵》创作于作者任职期间,描绘了他在政务繁忙与历史沧桑中对人生、理想与信念的思考,表达了对国家、民生的关切与忠诚。

诗歌鉴赏:

李绅在《到宣武三十韵》中,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唐代盛世的繁华以及士人的理想与情怀。诗中不仅有对军事的描写,还有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全诗结构严谨,韵律和谐,字句间流露出浓厚的爱国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李绅以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如“跃鱼连后旆,腾虎耀前旌”,栩栩如生地展现出军队的气势与壮丽。同时,诗中还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与追忆,如“望宋怜思女,游梁念客卿”,体现了对故乡与友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展望,表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博大的胸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七月趋梁苑,三年谢尹京:七月我前往梁苑,三年后告别旧职尹京,表现出对过去的怀念与不舍。
  2. 旧风除物蠹,新律奉师贞:旧的风气被清除,新法令被遵守,体现了对新政的支持。
  3. 龙节双油重,蛇矛百练明:形象地描绘了军队的装备与士气。
  4. 跃鱼连后旆,腾虎耀前旌:生动展现了军队的气势。
  5. 路转金神并,川开铁马横:体现出壮观的军事景象。
  6. 拥旄差白羽,分辔引红缨:展示了指挥官的威风。
  7. 在浚风烟接,维嵩巩洛清:描绘了自然景观与军队的融合。
  8. 贯鱼奔骑疾,连雁卷行轻:表现出速度与力量。
  9. 烟垒风调角,秋原雨洗兵:描绘了战斗的环境。
  10. 宿云看布甲,疏柳见分营:表现了对战斗准备的观察。
  11. 鼓彻通宵警,和门候晓晴:展现了士兵的警惕。
  12. 虎符三校列,鱼胄万夫迎:形象地描绘了军队的整齐与气势。
  13. 弄马猿猱健,奔车角牴呈:展现出军队的灵活性。
  14. 驾肩傍隘道,张幕内连楹:表现出营地的布置。
  15. 森戟承三令,攒戈退一声:展示了军队的纪律性。
  16. 及郊知雨过,观俗辨风行:对环境变化的敏感。
  17. 望宋怜思女,游梁念客卿:表达个人情感与思念。
  18. 义夫留感激,公子播英名:表现出对义士与名人的敬仰。
  19. 泽广豚鱼洽,恩宣岂弟生:展现自然的丰饶与人际关系的和谐。
  20. 善师忘任智,中略在推诚:强调教育的重要性。
  21. 式宴歌钟合,陈筵绮绣并:描绘宴会的盛况。
  22. 戏鼙千卒跃,均酒百壶倾:表现士兵的快乐与团结。
  23. 乐与师徒共,欢从井邑盈:展现师生情谊。
  24. 教通因渐染,人悦尚和平:强调教育的影响。
  25. 授钺惭分阃,登坛荷列城:表现出责任与荣誉。
  26. 虚裘朝独坐,雄剑夜孤鸣:展现孤独与反思。
  27. 白发侵霜变,丹心捧日惊:表现出岁月的无情与忠诚的执着。
  28. 卫青终保志,潘岳未忘情: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敬仰。
  29. 期月终迷化,三年讵有成:表示对未来的迷茫。
  30. 惟看波海动,天外斩长鲸:表现出对理想的追求与奋斗。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景象与情感相结合,如“跃鱼”、“腾虎”。
  • 对仗:整首诗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诗的韵律感。
  • 排比:使用排比句式,增强气势与力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军队的热爱与关切,以及对个人理想与情感的追求,展现了唐代士人的忠诚与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龙节、蛇矛:象征权威与力量。
  2. 跃鱼、腾虎:象征活力与斗志。
  3. 烟雾、雨水:象征自然环境与变迁。
  4. 白羽、红缨:象征士兵的装备与气势。
  5. 白发、丹心: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忠诚的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跃鱼”象征什么? A. 速度
    B. 平静
    C. 懦弱
    D. 忍耐

  2. 李绅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失落
    B. 忧伤
    C. 忠诚与理想
    D. 疲倦

  3. “鼓彻通宵警”中的“鼓”主要指什么? A. 乐器
    B. 战斗的号角
    C. 召集士兵
    D. 预警声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杜甫的《春望》
  2.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3.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表现对国家与个人理想的思考,但杜甫更关注社会动荡对个人的影响。
  • 王之涣《登鹳雀楼》:强调对自然的赞美与人生的哲理,风格更为清新。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李绅诗文集》
  3. 《唐代文学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寄谢高先辈见寄二首 荆州新秋病起杂题一十五首·病起见秋扇 寄梁先辈 刳肠龟 贻徐生 寄吴国知旧 寄体休 南归舟中二首 对雪 寄敬亭清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忍泪 秪管 豆觞之会 枉尺直寻 彐字旁的字 镸字旁的字 耒字旁的字 悬鼓待椎 厄字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勤事 耀蝉 挨肩并足 云机 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破破烂烂 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