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南都遇前嘉鱼刘令,言游闽岭,作此与之》

时间: 2025-05-01 14:59:09

诗句

我持使节经韶石,君作闲游过武夷。

两地山光成独赏,

隔年乡思暗相知。

洪厓坛上长岑寂,孺子亭前自别离。

珍重分岐一杯酒,强加餐饭数吟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59:09

原文展示:

我持使节经韶石,君作闲游过武夷。 两地山光成独赏,隔年乡思暗相知。 洪厓坛上长岑寂,孺子亭前自别离。 珍重分岐一杯酒,强加餐饭数吟诗。

白话文翻译:

我带着使节的使命经过韶石,你则悠闲地游览武夷山。 我们各自欣赏着两地的山光美景,隔年的乡愁在心中默默相知。 在洪厓坛上长时间地感到寂静,在孺子亭前自然地告别。 珍重地举起一杯酒在分别时,鼓励彼此多吃饭多吟诗。

注释:

  • 使节:古代外交使者。
  • 韶石: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指韶关一带。
  • 武夷:山名,位于今福建省武夷山市。
  • 洪厓坛: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指某个祭祀或聚会的地方。
  • 孺子亭: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指某个亭子。
  • 珍重:重视,珍惜。
  • 分岐:分别,离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五代至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他是南唐的官员,后随李煜降宋,成为宋朝的官员。徐铉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婉约细腻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徐铉在担任使节期间,遇到前嘉鱼刘令,得知其将游闽岭,因此作诗赠别。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珍重之情以及对乡愁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乡愁的感慨。首联通过对比自己和友人的行程,展现了两人不同的生活状态。颔联和颈联则通过具体的地名和场景,加深了诗中的情感色彩,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离别的感慨。尾联则以一杯酒和鼓励的话语,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徐铉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我持使节经韶石,君作闲游过武夷。

    • 诗人以使节的身份经过韶石,而友人则悠闲地游览武夷山,形成对比。
  2. 两地山光成独赏,隔年乡思暗相知。

    • 诗人独自欣赏两地的山光美景,同时隔年的乡愁在心中默默相知。
  3. 洪厓坛上长岑寂,孺子亭前自别离。

    • 在洪厓坛上长时间地感到寂静,在孺子亭前自然地告别。
  4. 珍重分岐一杯酒,强加餐饭数吟诗。

    • 珍重地举起一杯酒在分别时,鼓励彼此多吃饭多吟诗。

修辞手法:

  • 对比:首联通过对比诗人和友人的行程,展现了两人不同的生活状态。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两地山光成独赏,隔年乡思暗相知”。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友人的珍重之情以及对乡愁的感慨。通过对比、对仗等修辞手法,诗人深情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离别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韶石:象征着诗人的使命和责任。
  • 武夷:象征着友人的闲适和自由。
  • 洪厓坛:象征着寂静和孤独。
  • 孺子亭:象征着离别和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武夷”是指什么? A. 山名 B. 地名 C. 人名 D. 书名

  2. 诗中的“洪厓坛”和“孺子亭”分别象征着什么? A. 寂静和孤独;离别和思念 B. 聚会和欢乐;团聚和喜悦 C. 责任和使命;闲适和自由 D. 悲伤和忧愁;希望和期待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徐铉的其他诗作,如《送刘司直赴安西》等,可以进一步了解其诗歌风格。

诗词对比:

  • 可以与唐代其他诗人的送别诗进行对比,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等,分析不同诗人在表达离别情感上的差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徐铉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其诗歌的重要资料。
  • 《徐铉诗集校注》:对徐铉的诗作进行了详细的校注和解读,有助于深入理解其诗歌。

相关查询

新岁七十以人生七十古来稀为韵寄钱大参七首 题迎晖堂 长信宫中草 山居杂诗九十首 山居杂诗九十首 示诸子 奉答国器见贻二首 张右相生日二首 其二 国香(同前) 钱大参有和用韵谢之七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号开头的成语 羽扇纶巾 绵裹秤锤 風字旁的字 齿字旁的字 羽字旁的字 奉询 殳字旁的字 醉眼缬 崄阻 泰山压卵 附会穿凿 臣字旁的字 溪甿 钓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烟结尾的成语 大伯爷 奔走相告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