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5:25:04
原文展示:
秋日卢龙村舍
徐铉 〔唐代〕
置却人间事,闲从野老游。
树声村店晚,草色古城秋。
独鸟飞天外,闲云度陇头。
姓名君莫问,山木与虚舟。
白话文翻译:
放下尘世的纷扰,悠闲地与乡野老者同游。
傍晚时分,村边小店的树声阵阵,古城的草色映衬着秋意。
一只孤独的鸟儿飞向天际,悠闲的云朵飘过山岭。
我的姓名你不必问,就像山中的树木和漂浮的空舟。
注释:
- 置却:放下,抛开。
- 闲从:悠闲地跟随。
- 野老:乡野的老者。
- 树声:风吹动树木的声音。
- 村店:乡村的小店。
- 草色:草地的颜色。
- 古城:古老的城池。
- 独鸟:孤独的鸟。
- 天外:天边。
- 闲云:悠闲的云。
- 度:飘过。
- 陇头:山岭。
- 姓名君莫问:作者不愿透露姓名,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
- 山木与虚舟:比喻自己如同山中的树木和漂浮的空舟,无拘无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五代至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他历仕南唐和北宋,是南唐的重要文臣,也是北宋初年的著名文人。徐铉的诗文以清新自然、淡泊名利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事的超然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秋日里放下尘世纷扰,与乡野老者同游的情景。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日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超脱世俗的态度,展现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置却人间事,闲从野老游”一句,直接表达了作者放下尘世纷扰,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随后的景物描写,如“树声村店晚,草色古城秋”,以及“独鸟飞天外,闲云度陇头”,都以自然景物为载体,传达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最后两句“姓名君莫问,山木与虚舟”,更是以象征手法,表明了作者不愿被世俗所累,渴望像山木和虚舟一样自由自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徐铉诗歌的典型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置却人间事,闲从野老游”:首句表达了作者放下世俗纷扰,选择与乡野老者同游的闲适生活。
- “树声村店晚,草色古城秋”:通过描绘傍晚时分的树声和古城秋草,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萧瑟的秋日氛围。
- “独鸟飞天外,闲云度陇头”:以孤独的鸟和悠闲的云为意象,进一步强化了超脱世俗、向往自由的情感。
- “姓名君莫问,山木与虚舟”:最后两句以山木和虚舟为喻,表明作者不愿被世俗所累,渴望像自然之物一样自由自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山木与虚舟”,将作者自己比作山中的树木和漂浮的空舟,形象地表达了超脱世俗的愿望。
- 拟人:如“闲云度陇头”,赋予云朵以人的行为,增强了诗意的生动性。
- 对仗:如“树声村店晚,草色古城秋”,通过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象征手法的运用,作者传达了一种追求心灵自由、不愿被世俗所累的情感。
意象分析:
- 树声:象征着自然的宁静和生命的活力。
- 草色:代表着秋天的萧瑟和岁月的变迁。
- 独鸟:象征着孤独和自由。
- 闲云:代表着悠闲和超脱。
- 山木与虚舟:象征着无拘无束和自由自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置却人间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A. 积极入世 B. 超脱世俗 C. 忧国忧民
- “闲云度陇头”中的“度”是什么意思?
A. 度过 B. 飘过 C. 度过
- 诗的最后两句“姓名君莫问,山木与虚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A. 隐姓埋名 B. 追求自由 C. 逃避现实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展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
诗词对比:
- 徐铉的《秋日卢龙村舍》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徐铉的诗更强调超脱世俗的态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徐铉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徐铉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徐铉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有助于深入理解其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