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徐文将至国门见寄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5-03 07:51:38

诗句

槐催举子著花黄,来食邯郸道上粱。

便欲扫床悬麈尾,正愁喘月似灯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7:51:38

原文展示

次韵徐文将至国门见寄二首 其一

槐催举子著花黄,
来食邯郸道上粱。
便欲扫床悬麈尾,
正愁喘月似灯光。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槐树催促着儿子开出黄色的花,
来吃邯郸路上的粱米。
我正想要打扫床铺,挂上马尾,
却愁苦得喘息,月光像灯光一样明亮。


注释

字词注释:

  • :槐树,常用作庭院树木,象征着生机。
  • 举子:指科举考试中的考生或学子。
  • :这里指享用、食用。
  • 邯郸:古代地名,今为河北省邯郸市,因其粱米而闻名。
  • 扫床:打扫床铺,准备休息。
  • 悬麈尾:悬挂马尾,表示清扫和驱虫的意思。
  • 喘月:形容因月光明亮而感到疲惫、焦虑。

典故解析:

  • 邯郸:历史悠久,曾是赵国的都城,因其富饶的土地而著称,通常与繁荣的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诗中提到的“粱”暗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江西人,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是苏轼的好友,与之并称,擅长诗歌、散文及书法,开创了“江西诗派”。其诗风清新、洒脱,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黄庭坚晚年,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在国门见寄,意味着对外界的关注与关心,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琐事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槐树开花作为引子,描绘了美丽的春景和生活的细节。开头两句通过“槐催举子著花黄”展现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槐树开出的黄色花朵象征着希望与新的开始,暗示着诗人对年轻一代的寄托与期望。而“来食邯郸道上粱”则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传达出一种温暖的亲切感,显示出诗人与自然和生活的紧密联系。

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内心的感受,诗人欲扫床悬挂马尾,显示出他对生活琐事的关注与处理,但又因“正愁喘月似灯光”而感到焦虑,表现出对生活压力的无奈与挣扎。月光的比喻使人联想到夜晚的孤独与思考,仿佛在诉说着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生活细节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憧憬,同时也隐含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槐催举子著花黄:槐树的花开得正好,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活力。
  • 来食邯郸道上粱:描绘路上的美食,体现了生活的富足与美好。
  • 便欲扫床悬麈尾:表达了对生活琐事的关注,显示出细腻的生活态度。
  • 正愁喘月似灯光:将月光比作灯光,反映出夜晚的孤独与思索。

修辞手法:

  • 比喻:“月似灯光”将月亮的光辉与灯光进行比较,加深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两句之间的对称结构使诗歌更具节奏感与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主题在于生活的感悟、对时光流逝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憧憬,展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槐花:象征青春与希望。
  • 邯郸粱:代表丰盛的生活与幸福。
  • 月光:象征孤独、思考与忧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槐”指哪种植物?
    A. 杨树
    B. 槐树
    C. 桃树

  2. “喘月似灯光”中的“喘”指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无奈
    C. 兴奋

  3. 诗中提到的“邯郸”在哪里?
    A. 河南
    B. 河北
    C. 山东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同样展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绘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具有相似的主题。

诗词对比:

  • 黄庭坚与陆游的作品中均探讨了生活的哲学与对现实的感慨,但两者在情感表达上有所不同。黄庭坚更倾向于细腻的生活描写,而陆游则更具豪情壮志。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黄庭坚诗文集》
  2.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3. 《宋代文学概论》

相关查询

江神子(赠章邃道) 感皇恩(重到临安) 水调歌头 燕山亭·河汉风情 虞美人(中秋前两夜作) 长相思 清平乐 鹊桥仙(同舍郎载酒见过,醉后作) 朝中措 朝中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幻的词语有哪些 面字旁的字 釆字旁的字 赝体 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孤羸 爻字旁的字 行分 忙银 狰狞可畏 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愤世疾俗 东都 丑人多作怪 土阶茅茨 坐运筹策 缶字旁的字 水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