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砚眼》

时间: 2025-04-26 21:14:00

诗句

  明有陆庐峰者,于京城待用。

尝于市遇一佳砚,议价未定。

既还邸,使门人往,以一金易归。

门人持砚归,公讶其不类。

门人坚称其是。

公曰:“向观砚有鸲鹆眼,今何无之?

”答曰:“吾嫌其微凸,路值石工,幸有余银,令磨而平之。

”公大惋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14:00

原文展示:

明有陆庐峰者,于京城待用。尝于市遇一佳砚,议价未定。既还邸,使门人往,以一金易归。门人持砚归,公讶其不类。门人坚称其是。公曰向观砚有鸲鹆眼,今何无之?答曰吾嫌其微凸,路值石工,幸有余银,令磨而平之。公大惋惜。

白话文翻译:

明朝有一位名叫陆庐峰的人,在京城等待任命。他曾在市场上遇到一块好砚台,但价格还未谈妥。回到住处后,他派门徒去,用一两银子买回来。门徒拿着砚台回来,陆庐峰惊讶它与之前看到的不同。门徒坚称这就是那块砚台。陆庐峰说之前看到的砚台上有鸲鹆眼(一种石纹),现在怎么没有了?门徒回答说,他嫌那个微微凸起的地方不好看,路上遇到石匠,幸好还有余钱,就让人把它磨平了。陆庐峰非常惋惜。

注释:

  • 陆庐峰:人名,具体生平不详。
  • 京城:指明朝的都城北京。
  • 待用:等待任命或使用。
  • 市:市场。
  • 佳砚:好的砚台。
  • 议价:商量价格。
  • 邸:住所。
  • 门人:门徒,学徒。
  • 一金:一两银子。
  • 讶:惊讶。
  • 不类:不像,不同。
  • 鸲鹆眼:砚台上的石纹,形似鸲鹆(八哥)的眼睛。
  • 微凸:微微凸起。
  • 石工:石匠。
  • 惋惜:感到遗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冯梦龙(1574-1646),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字犹龙,号墨憨斋主人,江苏吴县(今苏州)人。他的作品涉及小说、戏曲、诗词等多个领域,尤以小说《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最为著名。冯梦龙的文学创作注重反映社会现实,语言通俗易懂,深受民众喜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文房四宝的重视,以及对完美工艺的追求。陆庐峰对砚台的惋惜,体现了文人对于物品原有特质的珍视,以及对工匠技艺的尊重。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叙述,展现了一个小故事,却蕴含了深刻的道理。陆庐峰对砚台的惋惜,不仅是对物品本身的遗憾,更是对工匠技艺和物品原有美感的尊重。门徒的行为虽然出于好意,但却破坏了物品的原有特色,这种无知和鲁莽的行为在文人看来是不可取的。诗中通过对比前后砚台的不同,强调了保持物品原有特质的重要性,以及对工艺美的珍视。这种对细节的关注和对完美的追求,反映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明有陆庐峰者,于京城待用。——明朝有一位名叫陆庐峰的人,在京城等待任命。
  2. 尝于市遇一佳砚,议价未定。——他曾在市场上遇到一块好砚台,但价格还未谈妥。
  3. 既还邸,使门人往,以一金易归。——回到住处后,他派门徒去,用一两银子买回来。
  4. 门人持砚归,公讶其不类。——门徒拿着砚台回来,陆庐峰惊讶它与之前看到的不同。
  5. 门人坚称其是。——门徒坚称这就是那块砚台。
  6. 公曰向观砚有鸲鹆眼,今何无之?——陆庐峰说之前看到的砚台上有鸲鹆眼,现在怎么没有了?
  7. 答曰吾嫌其微凸,路值石工,幸有余银,令磨而平之。——门徒回答说,他嫌那个微微凸起的地方不好看,路上遇到石匠,幸好还有余钱,就让人把它磨平了。
  8. 公大惋惜。——陆庐峰非常惋惜。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前后砚台的不同,对比强调了保持物品原有特质的重要性。
  • 设问:陆庐峰的问话“今何无之?”是一种设问,引发读者思考。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强调保持物品原有特质的重要性,以及对工艺美的珍视。通过陆庐峰对砚台的惋惜,传达了对工匠技艺和物品原有美感的尊重。

意象分析:

  • 鸲鹆眼:砚台上的石纹,形似鸲鹆(八哥)的眼睛,是砚台的一个重要特征,代表了砚台的独特美感和工艺价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陆庐峰在京城做什么? A. 等待任命 B. 购买砚台 C. 教授门徒 D. 磨制砚台 答案:A

  2. 门徒为什么让人磨平砚台? A. 因为砚台太贵 B. 因为砚台有瑕疵 C. 因为砚台太重 D. 因为砚台太旧 答案:B

  3. 陆庐峰为什么感到惋惜? A. 因为砚台被磨平了 B. 因为砚台太贵了 C. 因为砚台太旧了 D. 因为砚台太重了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冯梦龙的其他作品,如《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等,可以了解其文学风格和社会观点。

诗词对比:

  • 可以对比其他文人对于文房四宝的描写,如苏轼的《赤壁赋》中对笔墨的描写,体会不同文人对于文房用品的不同情感和态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冯梦龙全集》
  • 《中国古代文房四宝》
  • 《中国古代文人生活》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霁 和简庵赠癸叔之作,仍次梅溪均,律则从草窗 莺啼序 中秋夜赋用梦窗均 大酺 舟中呈周癸叔先生 喜迁莺 题王简庵镂尘词 莺啼序 咏荷用梦窗韵 蟠龙山望江 夏城望三山 菩萨蛮·登楼遥望秦宫殿 奉和往虎窟山寺诗 山池应令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同垂不朽 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东门黄犬 幾字旁的字 馬字旁的字 九十其仪 一鳞一爪 目字旁的字 浮索 多曾 幼体 鬼字旁的字 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不可救药 矢力同心 二字旁的字 元牡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