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苦篁调啸引》

时间: 2025-04-27 07:02:58

诗句

请说轩辕在时事,伶伦采竹二十四。

伶伦采之自昆丘,

轩辕诏遣中分作十二。

伶伦以之正音律,轩辕以之调元气。

当时黄帝上天时,二十三管咸相随,唯留一管人间吹。

无德不能得此管,此管沉埋虞舜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02:58

诗词名称: 苦篁调啸引

作者: 李贺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请说轩辕在时事,伶伦采竹二十四。
伶伦采之自昆丘,轩辕诏遣中分作十二。
伶伦以之正音律,轩辕以之调元气。
当时黄帝上天时,二十三管咸相随,
唯留一管人间吹。
无德不能得此管,此管沉埋虞舜祠。


白话文翻译:

请谈谈轩辕时代的事情,伶伦采集了二十四根竹子。
伶伦在昆丘采集这些竹子,轩辕命令将其分成十二根。
伶伦用这些竹子来调正音律,轩辕用它们来调和元气。
当时黄帝在天庭的时候,二十三根竹管都跟随在旁,
唯独留下了一根在凡间吹奏。
没有德行的人无法得到这根竹管,这根竹管埋藏在虞舜的祠堂中。


注释:

字词注释:

  • 轩辕: 传说中的黄帝,华夏民族的祖先。
  • 伶伦: 传说中的乐师,负责调音。
  • 昆丘: 传说中的山,象征神圣之地。
  • 调元气: 调和宇宙的气息。
  • 无德: 指没有德行或品德的人。
  • 虞舜: 传说中的贤明君主,代表仁德。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轩辕”和“伶伦”都与古代神话传说有关,象征着对音律和和谐的追求。
  • “虞舜祠”是对历史上的贤君虞舜的追忆,暗示德行的重要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贺(790年-816年),唐代著名诗人,以其独特的风格、奇特的想象力和丰富的情感而闻名。他的诗多描写自然、历史与哲理,常表现出忧伤和对生命的思考。

创作背景:
《苦篁调啸引》创作于唐代中期,正值社会动荡,士人多感慨历史的变迁与个人的无奈,诗中通过古代传说寓意现世对德行的追求与对音乐的崇尚。


诗歌鉴赏:

《苦篁调啸引》是一首极具象征意义的诗作,李贺通过对古代音乐典故的运用,构建了一个关于德行与音乐的哲理思考。诗中提到的“轩辕”和“伶伦”,不仅是历史人物,更象征着一种理想的和谐与音律的完美。通过对“二十四管”的描绘,李贺表达了对音乐的敬仰,同时也暗示了音乐与道德之间的紧密联系。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韵律感,展现了诗人对音律的敏感。诗中“唯留一管人间吹”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孤独与无奈的情感,似乎在警示世人:没有德行的人无法获得真正的音乐与心灵的满足,这种失落感在历史的长河中愈加显得深刻而厚重。

李贺通过这首诗,不仅仅是在描述古代的音乐文化,更是在探讨人性的深邃,提醒后人珍视品德与艺术的结合。整首诗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与哲理的深远思考,适合反复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请说轩辕在时事”: 开篇以请求的口吻,设定了讨论的主题,强调历史的重大。
  • “伶伦采竹二十四”: 伶伦代表音乐,采竹暗指音乐的材料,二十四根竹子象征着音律的丰富。
  • “伶伦采之自昆丘”: 昆丘象征着神圣之地,表明音乐的神圣起源。
  • “轩辕诏遣中分作十二”: 轩辕的命令体现了权威与制度,十二根竹管代表着和谐音律的标准。
  • “伶伦以之正音律”: 表达通过音乐来调整人心与社会的和谐。
  • “唯留一管人间吹”: 只有一根竹管留在人间,象征着人类对音乐的追求与渴望。
  • “无德不能得此管”: 强调德行的重要性,音乐的真正意义在于道德的追求。
  • “此管沉埋虞舜祠”: 最后回归历史,表达了对贤德的追思与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音乐与德行进行类比,暗示二者不可分割。
  • 对仗: 诗句结构整齐,形成强烈的节奏感。
  • 象征: 竹管象征着音律与道德,历史人物则承载着文化的记忆。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古代音乐的比喻,探讨了德行与艺术的关系,强调在追求艺术与音律的同时,品德的修养同样至关重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轩辕: 代表权威与领导,象征着古代文化的源头。
  • 伶伦: 音乐的化身,象征着和谐与美好。
  • 竹管: 象征音乐的灵魂与艺术的表达。
  • 德行: 体现了人性与道德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伶伦”是代表什么的角色?

    • A. 农民
    • B. 官员
    • C. 音乐家
    • D. 战士
  2. “无德不能得此管”中“无德”指的是什么?

    • A. 没有音乐才能
    • B. 没有道德
    • C. 没有权力
    • D. 没有智慧
  3. 诗中提到的“虞舜”是哪个领域的人物?

    • A. 诗人
    • B. 君主
    • C. 战士
    • D. 商人

答案:

  1. C. 音乐家
  2. B. 没有道德
  3. B. 君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李贺的《苦篁调啸引》与杜甫的《春望》都体现了对历史的思考,但李贺更关注于音律与道德的结合,而杜甫则更强调对国家命运的关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贺诗集》
  • 《中国古代音乐文化概论》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苦篁调啸引》这首诗的内涵与艺术魅力!

相关查询

落花十绝 落花十绝 落花十绝 落花十绝 落花十绝 落花十绝 旅兴寄张惠之 卢秀才家食梨 龙鹤祷雨 李花已尽再用前韵末章专属蒙景明资一笑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七湾八扭 鬯字旁的字 单人旁的字 墨客骚人 催化重整 牛字旁的字 卝字旁的字 包字头的字 玄律 头结尾的成语 突兀森郁 不堪其忧 包含契的成语 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陪銮 冯生弹铗 鸡犬无惊 菲履 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