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02: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02:58
作者: 李贺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请说轩辕在时事,伶伦采竹二十四。
伶伦采之自昆丘,轩辕诏遣中分作十二。
伶伦以之正音律,轩辕以之调元气。
当时黄帝上天时,二十三管咸相随,
唯留一管人间吹。
无德不能得此管,此管沉埋虞舜祠。
请谈谈轩辕时代的事情,伶伦采集了二十四根竹子。
伶伦在昆丘采集这些竹子,轩辕命令将其分成十二根。
伶伦用这些竹子来调正音律,轩辕用它们来调和元气。
当时黄帝在天庭的时候,二十三根竹管都跟随在旁,
唯独留下了一根在凡间吹奏。
没有德行的人无法得到这根竹管,这根竹管埋藏在虞舜的祠堂中。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贺(790年-816年),唐代著名诗人,以其独特的风格、奇特的想象力和丰富的情感而闻名。他的诗多描写自然、历史与哲理,常表现出忧伤和对生命的思考。
创作背景:
《苦篁调啸引》创作于唐代中期,正值社会动荡,士人多感慨历史的变迁与个人的无奈,诗中通过古代传说寓意现世对德行的追求与对音乐的崇尚。
《苦篁调啸引》是一首极具象征意义的诗作,李贺通过对古代音乐典故的运用,构建了一个关于德行与音乐的哲理思考。诗中提到的“轩辕”和“伶伦”,不仅是历史人物,更象征着一种理想的和谐与音律的完美。通过对“二十四管”的描绘,李贺表达了对音乐的敬仰,同时也暗示了音乐与道德之间的紧密联系。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韵律感,展现了诗人对音律的敏感。诗中“唯留一管人间吹”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孤独与无奈的情感,似乎在警示世人:没有德行的人无法获得真正的音乐与心灵的满足,这种失落感在历史的长河中愈加显得深刻而厚重。
李贺通过这首诗,不仅仅是在描述古代的音乐文化,更是在探讨人性的深邃,提醒后人珍视品德与艺术的结合。整首诗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与哲理的深远思考,适合反复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古代音乐的比喻,探讨了德行与艺术的关系,强调在追求艺术与音律的同时,品德的修养同样至关重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伶伦”是代表什么的角色?
“无德不能得此管”中“无德”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虞舜”是哪个领域的人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苦篁调啸引》这首诗的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