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25: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25:57
原文展示:
忽忽光阴日隙尘,回头十载两襟分。
听经偶枉真人驾,过首犹怀处士坟。
危世清风谁一面,青山啼鸟自相闻。
殷勤寄到新诗卷,奇字终须问子云。
白话文翻译:
时光匆匆流逝,像尘埃在日光间游走,回首过去十年,两袖清风,已是天各一方。偶然听到高人的讲经,却无意中错过了机会,经过那儿,仍然怀念曾经读过的隐士之墓。在这个动荡的时代,清风正气又有谁能够相伴?青山之中,鸟儿的啼鸣声相互传递。殷切地寄来新的诗卷,奇特的字句,最终还是要向子云请教。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字子厚,宋代诗人,生平较少资料,但其诗风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具有较高的文学成就。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动荡的时代,诗人通过对岁月的回顾与对隐士理想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清风正气的渴望以及对当下社会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光阴日隙尘”开篇,立刻引发了对时间流逝的思考,诗人用比喻手法将时间比作在日光中飘浮的尘埃,给读者带来一种无奈的感受。接着,诗人回顾过去十年的时光,感慨身处异地的孤独与分离。此时,诗人听经的经历与怀念隐士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诗的核心。
在“危世清风谁一面”中,诗人以清风象征正义和理想,反映出对社会现状的失望。青山与啼鸟相映成趣,展现出一种宁静与自然的美好,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追求与向往。
最后一句“奇字终须问子云”,不仅是对文学的尊重,也暗示了对未来的希望。整首诗通过对时间、空间的交错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理想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时间的流逝、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社会现状的无奈,表现了诗人对文学和自然的热爱与思考。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光阴日隙尘”是比喻什么?
A. 时间漫长
B. 时间短暂如尘埃
C. 时间无情
诗人怀念的“处士坟”象征什么?
A. 隐士的孤独
B. 理想生活的追求
C. 社会的动荡
“危世清风”中“清风”指的是什么?
A. 自然景色
B. 清正之气
C. 时光流逝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