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单君范古意六首·猎》

时间: 2025-05-09 01:59:53

诗句

虎投止三跳,气暴志匪深。

入皆望而畏,所宅在崎嵌。

时乎出山谷,爪利牙齿森。

岂无勉有力,激烈尽杀心。

我闻亦一快,细思又沈吟。

就然射石者,未必能生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1:59:53

原文展示:

虎投止三跳,气暴志匪深。
入皆望而畏,所宅在崎嵌。
时乎出山谷,爪利牙齿森。
岂无勉有力,激烈尽杀心。
我闻亦一快,细思又沈吟。
就然射石者,未必能生擒。

白话文翻译:

老虎跳跃三次,气势汹汹,志向却非深远。
进入猎场的动物们都望而生畏,栖息之地多在险峻之处。
时常从山谷中出现,爪子锋利,牙齿森严。
难道没有人能竭尽全力,激发出强烈的杀心吗?
我听说这也让人感到快慰,但细想却又陷入沉思。
即便如此,射石的人,也未必能捕捉到它。

注释:

  • 虎投止三跳:形容老虎的敏捷和威猛,三跳意味着它的力量和速度。
  • 气暴志匪深:虎的气势很猛,但志向并不深远,暗指猎人面对危险的心态。
  • 入皆望而畏:进入猎场的动物都感到恐惧。
  • 所宅在崎嵌:动物们栖息在险峻的地方,显示出生存环境的艰难。
  • 岂无勉有力:难道没有人会努力拼搏?
  • 激烈尽杀心:指猎人心中充满了杀戮的欲望。
  • 我闻亦一快:听说捕猎是一种快感。
  • 细思又沈吟:细想之后却又陷入了沉思。
  • 就然射石者:即便是那些持弓射箭的人。
  • 未必能生擒:也未必能真正捕获猎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以诗歌见长,尤其擅长描写自然和动物,风格多样,常结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狩猎活动中,反映了诗人对猎人心态的思考,同时也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对捕猎行为的复杂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老虎的描写,展现了猎人面对强大猎物时的复杂心理。一方面,诗人描绘了老虎的威猛与动物们的恐惧,突显了自然界的残酷和生存的艰难。另一方面,诗人对于捕猎的快感又充满了反思,尽管猎人可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成功,但对于捕获的真正意义却产生了疑问。

诗中重复的“岂无勉有力”和“未必能生擒”两句,揭示了猎人与猎物之间的关系不仅是简单的捕杀,而是充满了挑战与不确定性。猎人面对老虎的强大,虽然有勇气和力量,但最终能否成功捕获却并不确定。这种不确定性反映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力,同时也表现出对生命的敬畏。

整首诗气势磅礴,使用了大量的生动形象的描写,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通过老虎这个意象,诗人传达出一种对猎物的敬畏感和对猎人心态的深刻思考,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与冲突,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虎投止三跳”:老虎在狩猎时的迅猛表现。
  2. “气暴志匪深”:表面上强大,内心却未必有长远的计划。
  3. “入皆望而畏”:猎物的恐惧感。
  4. “所宅在崎嵌”:动物们的栖息环境险峻。
  5. “时乎出山谷”:老虎偶尔会从山谷中出来。
  6. “爪利牙齿森”:老虎的锋利爪子和森严的牙齿象征着危险。
  7. “岂无勉有力”:猎人也有拼搏的勇气。
  8. “激烈尽杀心”:猎人内心渴望杀戮的冲动。
  9. “我闻亦一快”:听说捕猎是一种快乐。
  10. “细思又沈吟”:细想后却感到疑惑。
  11. “就然射石者”:即便是持弓的猎人。
  12. “未必能生擒”:也未必能成功捕获猎物。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老虎比作猎物,强调其威猛。
  • 对仗:如“气暴志匪深”与“岂无勉有力”,形成鲜明对比,增强韵律感。
  • 拟人:给予动物以人类的情感,增加情感投入。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了猎人面对强大猎物时的无奈与思考,展现了对生命的尊重与对狩猎行为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力量与威胁。
  • 山谷:代表自然环境的复杂与险峻。
  • 爪牙:象征着危险与致命。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真实面貌,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和生存的深刻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虎投止三跳”指的是什么? A. 老虎的速度
    B. 老虎的威猛
    C. 老虎的栖息地

  2. “入皆望而畏”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自信
    B. 恐惧
    C. 喜悦

  3. 诗中提到的“激烈尽杀心”主要指什么? A. 捕猎的快感
    B. 内心的挣扎
    C. 对生命的尊重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同样描写人与自然的关系。
  • 李白《庐山谣》:表现自然景色与人情感的交融。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望岳》对比,杜甫侧重于山的壮丽与人心的渺小,而陈著则更强调猎人与猎物之间的对抗与思考,展示了不同的视角。

参考资料:

  1. 《宋代诗词选》 - 研究宋代诗人及其作品。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提供古诗词解析与鉴赏技巧。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阮郎归(做姜尧章体) 花发沁园春(芍药会上) 浣溪沙 醮坛 清平乐 其二 宫词 摸鱼儿 为遗蜕山中桃花作,寄冯云月 卖花声 其一 己亥三月一日 游金精山 萍乡道中 南乡子 冬夜 浣沙溪/浣溪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斗字旁的字 豆萁相煎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饫闻习见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安难乐死 仆旗息鼓 毋字旁的字 非非之想 卜字旁的字 风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风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闻风响应 欹侧 包含涡的词语有哪些 糹字旁的字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海口市 停刻 齐字旁的字 泳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