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31: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31:13
梅山半载在城中,
带得山閒物外风。
随境动时元自静,
与人和处底须同。
全诗翻译:
在城中待了半年的梅山,
带着山中悠闲的气息与外界的风。
环境变动时内心自然保持宁静,
与人和谐相处时也应当如同。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其作品多表达自然与人心的和谐,风格清新脱俗,常以山水为题材,展现其对自然的热爱和哲思。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梅山之际,诗人可能在城市中生活,借助梅山的意象抒发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城市喧嚣的反思,体现出他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在城市生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思考。前两句描绘了梅山的自然景色,表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气息,诗人虽生活在城市中,却心系自然。梅山的悠闲与城市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诗人通过对梅山的向往,表达了对内心宁静的渴望。
后两句则转向内心的境界,强调“随境动时元自静”,意味着在外部环境变化时,内心应保持宁静。这种思想不仅体现了佛教的“随缘”理念,也反映了道家追求的自然和谐。最后一句“与人和处底须同”,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呼应了前面的内心和谐,展现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内心修养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表现了内心宁静的重要性。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梅山”象征什么?
a) 喧嚣的城市
b) 自然的宁静
c) 纷扰的人际关系
“随境动时元自静”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外界影响内心
b) 内心保持宁静
c) 追求物质享受
诗中“与人和处底须同”强调了什么?
a) 要与他人争斗
b) 追求个人利益
c) 与他人和谐相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