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01: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1:07
植杖东风立晓寒,
凄其极目甚穷边。
黑尘犹暗新焦土,
青日无光老晦天。
花凤逢春谁借景,
杜鹃怀古自啼年。
吾今且忍须臾死,
得见升平或有缘。
我在东风中立着拐杖,经历着清晨的寒冷,
凄凉的景色让我极目远望,视野所及皆是荒芜的边境。
黑色的尘埃依然笼罩着刚刚焦毁的土地,
而阳光却无力照亮这古老而阴沉的天空。
春天来临时,花凤又会去哪里借景呢?
杜鹃在怀念往昔时,年年自鸣自啼。
我如今只希望能忍耐短暂的死去,
能够见到国泰民安的日子,或许还有缘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常以忧国忧民、反映社会现实为主。其诗风沉郁,常借景抒情,表达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动荡的时代,诗人通过描绘凄凉的景象,表达对国家破败和战争带来的伤痛的深切感受,同时寄希望于未来的和平与繁荣。
《二月十八日过邑有感二首》是一首典型的抒怀诗,深切地反映了诗人在目睹边境荒凉后的感慨与忧虑。诗歌开篇以“植杖东风立晓寒”描绘了诗人孤独的身影,处于严寒的清晨,令人感受到凄凉的氛围。接着,通过“黑尘犹暗新焦土”的描写,展现了战争带来的惨痛后果,土地焦黑,民生凋零,诗人用“黑尘”象征社会的阴暗与无望。
“青日无光老晦天”则进一步加深了诗的苦闷,阳光虽然存在,却无力驱散阴霾,反映出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失望。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春天的期待,虽然“花凤逢春谁借景”表现出对美好景象的渴望,但同时也隐含着对现实的深刻反思,诗人用“杜鹃怀古自啼年”表现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伤感。
最后一句“吾今且忍须臾死,得见升平或有缘”则是对未来的希望与愿望,即使面对暂时的苦难,诗人依然渴望能够看到国家的繁荣昌盛。这种情感交织,既有对现实的深刻失望,又有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苦难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渴望,体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与人文关怀。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构建了诗的情境,也深刻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复杂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植杖东风立晓寒”中“植杖”的意思是?
“黑尘犹暗新焦土”中“黑尘”象征着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得见升平或有缘”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愿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