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4: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4:57
原文展示:
和二兄书事三首 李廌 〔宋代〕
年少看书耻未多,壮心今岁沛中歌。 带江黄帜有蹻跖,举国白头无绛何。 为我忠谋能有几,匪人阿比敢言他。 手攀荆葛藤萝近,敢把新凉取次过。
白话文翻译:
年少时读书总觉得不够多,感到羞耻;如今壮年,心中充满豪情,在沛中放歌。 带着江边的黄色旗帜,有着勇猛的气概;整个国家的老者,却无人能如绛侯般有智谋。 为了我的忠诚谋划,能有几人理解;那些不正直的人,怎敢妄言其他。 我亲手攀爬着荆棘和藤萝,靠近目标;敢于迎接新的挑战,一一克服。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廌(约1059-1109),字方叔,号太白山人,宋代文学家。他的诗文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善于运用典故和比喻。此诗可能是在表达自己年少时的读书经历和对壮年时期的豪情壮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李廌在中年时期,回顾自己的读书生涯和对未来的展望时所作。诗中表达了对年少时读书不足的羞耻感,以及对壮年时期充满豪情和勇气的自我肯定。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年少与壮年的心境,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积极态度。首句“年少看书耻未多”表达了诗人年少时对知识的不足感到羞耻,而“壮心今岁沛中歌”则展现了壮年时期的豪情壮志。诗中“带江黄帜有蹻跖”和“举国白头无绛何”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对比手法,突出了诗人的勇猛和智谋。最后两句“手攀荆葛藤萝近,敢把新凉取次过”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勇敢和决心,敢于迎接新的挑战并一一克服。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诗人对年少时读书不足的羞耻感,以及对壮年时期充满豪情和勇气的自我肯定。诗中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积极态度,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勇敢和决心。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年少看书耻未多”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自豪 B. 羞耻 C. 无奈 D. 悲伤
“壮心今岁沛中歌”中的“沛中歌”指的是什么? A. 在沛中放歌 B. 在沛中读书 C. 在沛中战斗 D. 在沛中旅行
“带江黄帜有蹻跖”中的“蹻跖”比喻什么? A. 勇猛 B. 智慧 C. 忠诚 D. 悲伤
“举国白头无绛何”中的“无绛何”指的是什么? A. 无人能如绛侯般有智谋 B. 无人能如绛侯般有勇猛 C. 无人能如绛侯般有忠诚 D. 无人能如绛侯般有悲伤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