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18: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8:09
原文展示:
畴昔翰林苏谪仙,溪藤写赠眉石篇。欲寻此砚副此什,婺源烟水空茫然。君家宝砚多奇古,一一玄圭与苍璧。此砚初来众砚疑,厕居末品真可惜。宝林大士千亿身,吾家古画妙入神。欲持吾画易君砚,庶几速证西来因。我持君砚复何为,嵩山之阳颍水湄。茹藜咀藿坐蓬荜,漱流枕石书新诗。万事推迁皆传舍,世间孰是常存者,画砚伊余聊税驾。
白话文翻译:
从前翰林苏谪仙,用溪藤纸写下赠予眉石的诗篇。想要找到与此砚相配的诗文,婺源的烟水却空茫然无踪。你家的宝砚多奇古,个个如同玄圭与苍璧。这砚初来时众砚都怀疑,位居末品实在可惜。宝林大士有千亿化身,我家的古画妙入神境。想要用我的画来换你的砚,或许能迅速印证西来的因缘。我拿着你的砚又有什么用呢,在嵩山的阳面颍水边。吃着苦菜坐在简陋的屋中,漱流枕石书写新诗。万事变迁都像传舍一样,世间哪有常存的东西,画砚啊,我暂且在此停歇。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廌(生卒年不详),字方叔,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多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此诗表达了作者对古画的珍视和对砚台的喜爱,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作者在欣赏一幅古画观音图时,产生了用此画交换他人珍藏的眉子石砚的想法,表达了对艺术品的珍视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古画和砚台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艺术品的珍视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宝林大士千亿身,吾家古画妙入神”一句,既表达了对观音菩萨的敬仰,也赞美了自家古画的神奇。而“欲持吾画易君砚,庶几速证西来因”则显示了作者想要通过交换艺术品来印证佛教的因缘。最后,“万事推迁皆传舍,世间孰是常存者,画砚伊余聊税驾”则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艺术品的珍视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古画和砚台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艺术品的珍视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作者通过对砚台和古画的赞美,表达了对艺术品的珍视;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述,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翰林苏谪仙”指的是谁? A. 李白 B. 苏轼 C. 杜甫 D. 王维
诗中提到的“眉石”是指什么? A. 一种石头 B. 一种砚台 C. 一种纸 D. 一种笔
诗中提到的“宝林大士”是指谁? A. 观音菩萨 B. 文殊菩萨 C. 普贤菩萨 D. 地藏菩萨
诗中提到的“西来因”是指什么? A. 西方的因缘 B. 佛教的因缘 C. 道教的因缘 D. 儒教的因缘
答案:1. B 2. B 3. A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