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27: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27:30
自江州司马授忠州刺史,仰荷圣泽,聊书鄙诚
作者: 白居易 〔唐代〕
炎瘴抛身远,泥涂索脚难。
网初鳞拨剌,笼久翅摧残。
雷电颁时令,阳和变岁寒。
遗簪承旧念,剖竹授新官。
乡觉前程近,心随外事宽。
生还应有分,西笑问长安。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身处江州,受命担任忠州刺史,虽然远离家乡,但我还是感受到皇上的恩泽。身处炎热的湿气中,脚踩泥泞的土地,感到难以自拔。刚刚出网的鱼鳞被拨动,久困的鸟儿在笼中被摧残。雷电传达着时节的变化,阳光和煦,寒冷的岁月也变得温暖。遗留下的簪子承载着旧时的思念,砍竹子来接受新的官职。感觉离家乡的前程近了,心情也随之宽慰。生存下去总会有份,向西笑问长安的事宜。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其诗风清新、易懂,常关注民生,作品题材广泛,涉及爱情、社会、政治等多个方面。白居易在唐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长恨歌》和《琵琶行》尤为人称道。
该诗创作于白居易被贬至江州任职期间。因触犯权贵,他被贬至江州,但他在逆境中依然保持乐观的心态,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皇恩的感激。
这首诗通过描绘个人在逆境中的感受,展现出白居易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诗中“炎瘴抛身远,泥涂索脚难”开篇即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诗人所处的恶劣环境,表现了他对困境的不满与无奈。然而,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的情感逐渐转向积极。他在诗中写道“乡觉前程近,心随外事宽”,表明了他对未来的期待与对生活的宽容。这种在逆境中依旧保持希望的态度,展现了白居易高尚的情操与豁达的心境。
此外,诗中“遗簪承旧念,剖竹授新官”两句,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新任职务的接受,体现了他对生活的包容与理解。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体现了白居易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既有对现实的感慨,也有对未来的向往。
整首诗表现了作者在逆境中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以及对未来的期盼和对故乡的思念,传达了人们在面对困境时依然能够保持乐观的精神。
诗中“炎瘴”指的是什么? A. 冷气 B. 热气 C. 湿气
诗中提到的“遗簪”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思念 C. 权力
诗中“阳和变岁寒”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寒冷 B. 温暖 C. 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