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泾上黄心甫》

时间: 2025-05-01 20:36:46

诗句

白露泫秋草,凉风吹已凄。

平居沧海上,消息淀湖西。

落木转惆怅,微波各解携。

一川犹可溯,未远伯鸾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0:36:46

原文展示:

白露泫秋草,凉风吹已凄。
平居沧海上,消息淀湖西。
落木转惆怅,微波各解携。
一川犹可溯,未远伯鸾溪。

白话文翻译:

在白露时节,露水滴落在秋草上,凉风吹来,已显得凄凉。我平日生活在浩瀚的大海之上,听闻远方淀湖西的消息。落木飘零,让人心生惆怅,微波荡漾,各自带着离愁。那一条河流仍可追溯,伯鸾溪却并不遥远。

注释:

  • 白露: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每年的9月7日或8日,意味着天气渐凉,露水增多。
  • :意为滴落。
  • 平居:平常的生活。
  • 沧海:大海,象征广阔与深邃。
  • 消息:消息,信息。
  • 淀湖:指湖泊,常用于形容平静的水面。
  • 落木:树木凋零,象征秋天的到来。
  • 惆怅:忧愁,怀念。
  • 微波:轻微的波浪。
  • :携带,带走。
  • 一川:一条河流。
  • 伯鸾溪:可能指某条具体的溪流,诗中用来寄托思念。

典故解析:

“伯鸾溪”可能与古代文人所吟咏的溪流有关,象征着清幽和孤独,常常被用来表达离愁别绪。古人在描写自然景观时,常常通过地名来寄托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邢昉,清代诗人,少有名声,但其诗作中常蕴含丰富的情感与自然描写,擅长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白露时节,正是秋天的开始,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远方的思念,反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诗歌鉴赏:

《寄泾上黄心甫》是邢昉在白露时节写的一首抒情古诗,诗中以自然景象作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思念。开篇以“白露泫秋草”描绘了秋天的清晨,露水滴落在草地上,凉风拂过,带来了一丝凄凉的感觉。接着,诗人回忆起自己在浩瀚的海洋上生活的日子,暗示着孤独与疏离。

“落木转惆怅,微波各解携”一句,诗人通过落叶与微波的意象,再次传达了对时光流逝与离别的感慨。尤其是“微波各解携”,让人感受到那种每一波浪都带着离愁的画面,读者仿佛能听到水波轻轻荡漾的声音,感受到内心的波动。

最后一句“一川犹可溯,未远伯鸾溪”不仅抒发了对自然的眷恋,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尽管身处异地,但心中仍可追溯那条熟悉的河流,仿佛在告诉读者,友情的纽带仍然存在。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深刻表达了孤独和思念的情感,展现了邢昉细腻的观察力与丰富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白露泫秋草:描绘了白露时节清晨的景象,露水滴落在秋草上,传达出一种清新而又凄凉的感觉。
  • 凉风吹已凄:凉风吹来,更加突显秋天的寒意,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 平居沧海上:表示诗人平常生活在广阔的大海之上,暗示着一种漂泊和孤独。
  • 消息淀湖西:提到淀湖的消息,暗示了对远方的关心与思念。
  • 落木转惆怅:落木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带来惆怅的心情。
  • 微波各解携:微波荡漾,各自带走离愁,描绘出一种细腻的情感。
  • 一川犹可溯:一条河流仍然可以追溯,隐含着友情的永恒。
  • 未远伯鸾溪:伯鸾溪并不遥远,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情感结合,使得情景交融。
  • 拟人:微波被赋予了“各解携”的能力,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使用,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白露时节的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友人的思念,情感细腻而深刻,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流逝与孤独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露:象征秋天的来临,寒意与凋零。
  • 秋草:寓意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 沧海:象征广阔与孤独。
  • 淀湖:代表平静与思念。
  • 落木:象征离别与惆怅。
  • 微波:细腻的情感流动。
  • 伯鸾溪:友谊的寄托,象征思念的连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白露泫秋草”中的“泫”是什么意思? A. 向下流动
    B. 滴落
    C. 照耀

  2. 诗中提到的“伯鸾溪”象征什么? A. 友情的离散
    B. 自然的美丽
    C. 思念的连接

  3. 诗的主要情感表达是什么? A. 欢乐与庆祝
    B. 孤独与思念
    C. 愤怒与抗争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表达思乡之情。
  • 《秋夕》 杜甫:表现秋天的凄凉与孤独。

诗词对比:

邢昉的《寄泾上黄心甫》与李白的《静夜思》均反映了孤独与思念,但李白的作品更直接地表达了思乡之情,而邢昉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来传达内心的惆怅,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解读与赏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东归留别幕中同舍 夏日读史有所哀而纪之 喜香甫至 寿王仲锡臬宪 其一 和舍弟惟和对雪作 松江舟中 春日游柏谷山寺(二首) 文孝庙 景德蜡祭百神三首 壬寅牡丹再花期丫山南皋同赏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血字旁的字 生字旁的字 非常之谋 清官难断家务事 鼓字旁的字 贪荣冒宠 中藴 棋开头的成语 风字旁的字 里字旁的字 浮烟 败事有余,成事不足 同情相成 褚小怀大 伉倨 甘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