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0:36: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0:36:49
送九水还庐山
作者: 邢昉 〔清代〕
江舟弥不易,此日见朝霜。
书寄他僧去,路因寒月长。
彭蠡一衲远,云雾六朝荒。
数雁烟边没,离心愈渺茫。
这条江上的船行驶得不容易,今天早晨看到了霜冻。书信寄给远方的僧人,路途因为寒冷的月光而显得漫长。彭蠡湖上的一位僧人远在天边,云雾弥漫的地方六朝旧地已荒凉。几只大雁在烟雾中渐渐消失,心中的离愁愈发渺茫。
作者介绍: 邢昉,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反映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邢昉生活于一个动荡的时代,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使其诗作充满了哲理与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诗人送友人归庐山时,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诗中描绘的江舟、霜晨、寒月等意象,展现了自然的冷清与人心的孤寂,寓意深远。
《送九水还庐山》是一首抒情诗,通过描绘江舟行驶的艰难和自然景色的苍凉,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江舟弥不易”即设定了艰难的背景,接着“此日见朝霜”则进一步渲染出环境的寒冷与孤独,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诗人通过“书寄他僧去”这一细节,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思念,同时也暗示着一种离别的无奈与沉重。
随着诗句的深入,“彭蠡一衲远”以及“云雾六朝荒”,不仅是对地理的描绘,也是对历史的追忆。彭蠡湖的僧人象征了那段历史的远去,而“云雾”则暗含着时间的模糊与无情,让人感受到一种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
最后通过“数雁烟边没,离心愈渺茫”收尾,几只雁飞走的意象,象征着友人的离去,带走了诗人心中的牵挂与愁苦。这首诗以自然景象映衬人心情绪,情景交融,极富感染力,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情感真挚而深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江舟弥不易”意指什么?
“书寄他僧去”中的“他僧”指的是?
本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