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43: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43:13
楚木纷如麻,高松自孤直。愿得苦寒枝,与君比颜色。故乡眇天末,羁旅沧江隅。委质在忠信,苦心无变渝。何繇表名义,赠君金辘轳。何以美知才,投我悬黎珠。遽为千里别,南风思越绝。爱君随海鸥,倚棹宿沙月。不栖恶木上,肯蹈巴蛇穴。一上萧然峰,拟踪幽人辙。晨兴独西望,郢水期溯沿。夜到洞庭月,秋经云梦天。黎生知吾道,此地不潸然。欲寄楚人住,学拏渔子船。奈何北风至,搅我窗中弦。游子动归思,江蓠亦绵绵。箧中封禅书,欲献无由缘。岂乏晨风翼,翻飞到日边。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友人的深情。诗中提到楚地的树木像麻一样繁茂,而高大的松树却独自挺立。诗人渴望与友人分享寒冷的树枝,表达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故乡在天边遥远,身处他乡的诗人感到孤独,而忠诚与信义是他心中不变的信念。诗人不在乎虚名,宁愿送出金色的辘轳,也想以悬挂的黎珠来赞美朋友的才华。与友人别离千里,南风吹来,让人思念越地。诗人希望与海鸥为伴,在沙滩月下安眠,不愿栖息在恶劣的树上,也不愿踏入巴蛇的巢穴。登上萧条的山峰,想追随隐者的足迹。晨起时独自向西望,期待能沿着郢水归去。夜晚,月亮照耀洞庭湖,秋天经过云梦之地。黎生了解我的心意,这里并不让我流泪。想寄信给楚地的朋友,想学习渔夫的船只。然而北风来袭,搅动了我窗前的弦音。游子思乡之情愈发浓烈,江边的海藻也随之绵延。箱中封存的书信,想献上却无缘。难道没有晨风的翅膀,能够飞到阳光边缘?
作者介绍:皎然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于约公元750年,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诗人与友人黎生分别之后,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眷恋。诗人身处异乡,心中充满了对故乡与友人的情感。
这首诗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在离别后的孤独与思念。通过对楚地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环境紧密结合,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充满希望的氛围。诗中提到的“愿得苦寒枝”,不仅表达了与友人分享艰苦的愿望,也体现了对友谊的珍视。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观时,常常通过细腻的比喻将情感融入其中,使得整个诗篇既有自然的美感,又能引发读者的共鸣。
随着诗意的深入,诗人表达了对归乡的渴望以及对友情的珍惜。尤其是“游子动归思”,展现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诗人在写作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比如高松的孤直与众树的纷繁,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使得情感更为深刻。整体而言,此诗在意象的运用、情感的表达上都达到了一种很高的艺术境界,展现了唐代诗人细腻而又深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思乡与友情展开,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友人的珍视,表达了在困境中对真情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楚木”主要象征什么?
A. 繁茂的生命力
B. 孤独的心情
C. 友谊的珍贵
“愿得苦寒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友人的关心
C. 对名利的追求
诗中“游子动归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归乡的渴望
B. 对未来的迷茫
C. 对友情的怀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