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19: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19:39
赋得啼猿送客
万里巴江外,三声月峡深。
何年有此路,几客共沾襟。
断壁分垂影,流泉入苦吟。
凄凉离别后,闻此更伤心。
这首诗描绘了在巴江之外,月峡深处传来的猿啼声,给人一种悠远而孤独的感觉。诗人感叹多年未曾走过这条路,曾几何时与友人一同游玩,沾染了离别的愁绪。断壁的影子分开了,流泉的声音也伴随着苦吟,离别后的凄凉让人更加伤心。
“巴江”与“月峡”均为地名,暗示诗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猿啼常被视为离别的象征,诗人在此引用自然现象来表达自己的愁苦,显示出人与自然互动的复杂情感。
皎然,字晓岚,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与人情,情感真挚。
诗作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繁华并存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离别的情景,反映了人们对于友谊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这首《赋得啼猿送客》通过对巴江与月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送别友人时的深沉情感。诗的开头以“万里巴江外”引入,立即营造出一种远离故乡的孤独感。接着,三声猿啼穿透峡谷,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哀伤,进一步加深了情感的厚度。
诗中“何年有此路,几客共沾襟”一句,带有追忆的意味,似乎在感叹曾经的欢聚时光。而“断壁分垂影,流泉入苦吟”则通过景物的描绘,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思念,断壁与流泉相映成趣,增强了诗的意象与情感。
最后一句“凄凉离别后,闻此更伤心”直接表达了离别后的孤独与悲伤,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离别的情感推向高潮。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充分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整首诗围绕离别的主题,表达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深厚与脆弱,反映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中提到的“巴江”象征什么?
“几客共沾襟”中的“沾襟”指的是什么?
这首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王之涣的《送友人》同样描绘了送别的情景,但该诗更侧重于友谊的珍贵与离别的苦涩,情感较为开朗。而皎然的《赋得啼猿送客》则更侧重于孤独与伤感,整体情感更为细腻、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