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50: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0:58
宋宣献公挽词三首
作者: 欧阳修
结发逢明主,驰声著两朝。
奠楹先有梦,升屋岂能招。
赠服三公衮,兼荣七叶貂。
春风笳鼓咽,松助萧萧。
这首诗表达了对宋宣献公的悼念。诗中提到,结发之时便遇到了明君,声名在两个朝代间流传。奠基时的梦境早已注定,升迁的房屋又怎么能轻易招来?赠送的衣服象征着三公的地位,同时也兼有七叶貂的荣华。春风中笳鼓声悲切,松林中伴随着萧声的哀伤。
诗中提到的“结发逢明主”暗指历史上许多士人因遇明君而得以施展抱负的典故,代表着理想与现实的结合。“三公衮”是古代官服的象征,代表着高官的身份和荣耀。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历史学家。他在文学上倡导“古文运动”,强调文辞的简约和实用。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宋宣献公去世后,欧阳修为其所作的挽词,表达了对其的悼念和对其功绩的肯定,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忠臣良相的崇敬。
这首挽词以简练的语言与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宋宣献公的追悼之情。诗中描绘了宣献公与明主相遇的美好画面,展现了他在政治生涯中所取得的成就与声望。通过“结发逢明主”和“驰声著两朝”的描写,欧阳修突出了宣献公在历史上的影响力。接下来的“奠楹先有梦”则暗示了他所追求的理想和志向,显示出一种命运的安排。
诗在意象上也极为丰富,春风与笳鼓形成了一种对比,春风象征着生机,而笳鼓声则带有一种哀伤,暗示着生命的逝去与怀念的情感。通过“松助萧萧”的意象,进一步加强了悲哀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悲痛与对往昔的追忆。
整首诗运用对仗的手法,结构严谨,情感真挚,体现了欧阳修高超的文学技巧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宋宣献公的追忆,表达了对忠诚和才能的敬仰,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对逝去岁月的怀念,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情感基调,体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怀念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结发”象征什么?
“三公衮”指的是哪种身份?
诗中“春风笳鼓咽”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