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22:43: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2:43:04
原文展示:
陪郡侯出郊劝农六绝 洪咨夔 〔宋代〕 山青未了晓光开,鸠唤鸠应雨又催。消得犊车泥滑滑,此行不为杏花来。
白话文翻译:
山色青翠,晨光初现,鸠鸟呼唤,鸠鸟回应,雨声又催。尽管牛车在泥泞中滑行,这次出行并非为了赏杏花。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宋代诗人,字舜俞,号平斋,其诗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此诗是他在陪同郡侯出郊劝农时所作,体现了对农业的关心和对农民的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陪同郡侯出郊劝农的活动中创作的,目的是鼓励农民勤劳耕作,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农业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晨的山色、鸠鸟的呼唤和雨声,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忙碌的田园氛围。诗中“消得犊车泥滑滑”一句,既表现了出行的艰辛,又暗示了农事的繁忙。最后一句“此行不为杏花来”,点明了出行的真正目的,即劝农而非赏花,体现了诗人对农业的重视和对农民的关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农业和农民的深厚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劝农,通过描绘清晨的山色、鸠鸟的呼唤和雨声,以及出行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对农业的重视和对农民的关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鸠唤鸠应”形容的是什么景象? A. 雨前的宁静 B. 农忙的预兆 C. 清晨的宁静 D. 雨后的宁静
诗中“此行不为杏花来”表明了什么? A. 出行的目的是为了赏花 B. 出行的目的是为了劝农 C. 出行的目的是为了避雨 D. 出行的目的是为了游玩
答案: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