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珣师休牧轩》

时间: 2025-05-07 06:13:58

诗句

青居曾露一丝头,谩示人能解牧牛。

究竟本来无一物,未知能使阿谁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3:58

原文展示:

题珣师休牧轩 宗泽 〔宋代〕 青居曾露一丝头,谩示人能解牧牛。 究竟本来无一物,未知能使阿谁休。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青翠的居所中,曾露出一点头绪,轻蔑地展示给人看,能理解牧牛的奥秘。但最终发现,一切本来都是空无的,不知道这能使谁停止追求。

注释: 字词注释:

  • 青居:指诗人居住的地方,这里用“青”形容环境清幽。
  • 一丝头:比喻极细微的迹象或线索。
  • 谩示人:轻蔑地展示给人看。
  • 牧牛:比喻修行或领悟佛法。
  • 究竟:最终,彻底。
  • 本来无一物:佛教用语,指一切皆空,无实体。
  • 阿谁:疑问代词,相当于“谁”。

典故解析:

  • 牧牛:源自佛教故事,比喻修行者通过不断努力,最终达到觉悟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宗泽(1060-1128),字汝霖,宋代著名军事家、政治家,也是一位诗人。他在抗金战争中表现突出,诗作多表现其忧国忧民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宗泽在修行或思考人生哲理时所作,表达了对世间万物本质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追求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青居”“牧牛”等意象,描绘了一个修行者在清幽环境中寻求真理的场景。诗中“青居曾露一丝头”暗示了修行者对真理的初步领悟,而“谩示人能解牧牛”则表达了修行者对自身领悟的自信与轻蔑。然而,“究竟本来无一物”一句,诗人突然转向,揭示了世间万物的空无本质,最后“未知能使阿谁休”则提出了对人生追求的深刻质疑。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宗泽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青居曾露一丝头:诗人居住的地方曾透露出一点修行的迹象。
  2. 谩示人能解牧牛:轻蔑地展示给人看,认为自己能理解牧牛(修行)的奥秘。
  3. 究竟本来无一物:最终发现,一切本来都是空无的。
  4. 未知能使阿谁休:不知道这能使谁停止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牧牛”比喻修行。
  • 对仗:“青居”与“牧牛”,“一丝头”与“无一物”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修行者的视角,探讨了人生的追求和宇宙的本质,最终归结于“空无”的哲学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洞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居:清幽的居住环境,象征修行之地。
  • 牧牛:修行的象征,代表对真理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牧牛”比喻什么? A. 放牛 B. 修行 C. 耕田
  2. “究竟本来无一物”表达了什么哲学思想? A. 一切皆有 B. 一切皆空 C. 一切皆幻
  3. 诗的最后一句“未知能使阿谁休”提出了什么问题? A. 谁会停止追求 B. 谁会继续追求 C. 谁会理解

答案: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同样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对人生和宇宙的思考。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鹿柴》与宗泽的《题珣师休牧轩》:两者都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思考,但王维的诗更多地体现了隐逸和超脱的情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宗泽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佛教与中国文学》:探讨佛教思想如何影响中国文学,特别是诗歌创作。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清平乐 清平乐 癸卯岁不尽八日立春,赋寄萧向荣将军 清平乐 上元 清平乐·默园属题所为玉辟邪词后 清平乐 其三 春闺 清平乐 清平乐 入粤别巢南,并示沪上诸子 清平乐十二首 其七 清平乐 梦中诗记梦 清平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遗棰 解衣推食 香字旁的字 漆黑一团 尊贤使能 流盼 皮不存而毛焉附 人字头的字 三志 包含络的词语有哪些 打草惊蛇 酉字旁的字 前虑不定,后有大患 鼎字旁的字 云雕 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