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8:52: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8:52:19
八声甘州(癸丑生朝)
李曾伯 〔宋代〕
对西风先自念莼鲈,
又还月生西。
叹平生霜露,而今都在,
两鬓丝丝。
当年门垂蓬矢,
壮岁竟奚为。
磊落中心事,
只有天知。
多谢君恩深厚,
费丁宁温诏,
犹置驱驰。
看弓刀何事,
终是愧毛锥。
愿今年四郊无警,
向酒边多作数篇诗。
山林下,相将见一,
舍我其谁。
在西风中,我首先怀念莼和鲈鱼,
月亮又在西边升起。
我感叹一生经历的霜露,如今都在,
两鬓的白发渐渐增多。
当年我曾经蓬勃向上,
壮年时又为了什么呢?
心中那些磊落的事情,
只有天知道。
非常感谢你对我的恩情,
费丁宁温文尔雅的诏书,
我仍然被驱赶奔忙。
看那弓刀有什么用,
我最终还是愧疚于毛锥。
希望今年四周没有战争,
在酒边多写几篇诗。
在山林下,我们再相见,
不知舍我其谁。
作者介绍:李曾伯,字梦阮,号松雨,南宋诗人,风格清新、沉稳,擅长描绘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他的作品常带有淡淡的忧伤与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词写于癸丑年(约公元1129年),当时正值南宋初期,国家动荡不安,诗人借助个人的经历反映了对人生、战争与友谊的深刻思考。
《八声甘州》通过对西风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现状的反思。诗中融入了丰富的意象,如莼鲈、霜露与白发,既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又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变迁。开篇的“对西风先自念莼鲈”,不仅抒发了对美食的怀念,更引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感慨。随着诗情的发展,诗人逐渐深入到人生哲学的反思中,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感伤。
诗的末尾,诗人展望未来,期望在和平的环境中与朋友相聚,继续吟诗作画。这种对美好未来的渴望,为整首词增添了一丝希望与温暖。整首诗语调沉郁而不失风雅,情感深沉而又细腻,展现了李曾伯独特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与丰富的情感。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还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诗词测试:
下面哪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A. 感叹平生霜露
B. 对西风先自念莼鲈
C. 愿今年四郊无警
D. 山林下,相将见一
"磊落中心事,只有天知"中,"天知"指的是?
A. 诗人对生活的理解
B. 上天对人事的知晓
C. 朋友的理解与支持
D. 诗人的理想与抱负
诗中提到的“弓刀”象征什么?
A. 友谊
B. 美好的生活
C. 战争与斗争
D. 年轻的理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