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15: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15:34
宿蔡村夜起
高启 〔明代〕
四更鸡叫七星烂,
独起开门候天旦。
月挂愁边人影低,
风惊梦里鸟群散。
孤舟嫠妇寒自泣,
破屋老农贫屡叹。
早飡欲发未遑安,
客路飘零正多难。
在四更时分,鸡鸣声起,星星黯淡。
我独自起身,打开门等待天亮。
月光挂在愁苦的边际,映照着人影低垂。
风声惊动了梦中的鸟群,飞散在空中。
孤舟上的寡妇在寒风中独自哭泣,
破旧的房屋里,老农常常叹息贫困。
早饭准备好却来不及吃,
行路的客人正遭遇诸多艰难。
高启(1480年-1529年),字士杰,号静斋,明代诗人,江南人。他以诗词而知名,尤其擅长五言绝句和律诗,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脱俗。
《宿蔡村夜起》创作于明代,反映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诗中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忧伤的夜晚,借助自然景象表现了社会底层人物的艰难生活。
《宿蔡村夜起》是一首具有强烈生活气息的诗作,诗人在四更时分,从睡梦中醒来,面临的是苍凉的夜景和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整首诗以清晨的寂静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人们在艰难生活中的孤独与无奈。
诗的开头两句“鸡叫七星烂,独起开门候天旦”,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悲凉的氛围。随着鸡鸣声响起,星光逐渐暗淡,象征着夜的结束和新一天的开始,但诗人却是在孤独中迎接黎明。接下来的“月挂愁边人影低”,描绘了月光下人影的低沉,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愁苦。
“孤舟嫠妇寒自泣,破屋老农贫屡叹”则将目光转向社会底层的人物,寡妇的孤独与悲伤,老农的贫困与无奈,构成了对人间苦难的深刻写照。最后两句“早飡欲发未遑安,客路飘零正多难”,更是表达了身为旅人的诗人,面对生活琐事的无力感与无奈,流落在外的困境。
整首诗在描写自然景象与社会现实中,交织着孤独、愁苦与无助,展现了诗人对人间苦难的深切关怀,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邃的情感力量。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个清晨的宁静与人们的苦难,表达了对底层人民生活的深刻同情和对人世间苦难的关注,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思。
诗中的“四更”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A. 晚上九点
B. 凌晨三点到五点
C. 中午十二点
“孤舟嫠妇寒自泣”中的“嫠妇”指的是谁?
A. 已婚女性
B. 失去丈夫的女性
C. 有孩子的母亲
诗中提到的“破屋老农”象征什么?
A. 富裕生活
B. 贫困与无助
C. 和谐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