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宿蔡村夜起》

时间: 2025-04-30 15:15:34

诗句

四更鸡叫七星烂,独起开门候天旦。

月挂愁边人影低,风惊梦里鸟群散。

孤舟嫠妇寒自泣,破屋老农贫屡叹。

早飡欲发未遑安,客路飘零正多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15:34

原文展示:

宿蔡村夜起
高启 〔明代〕

四更鸡叫七星烂,
独起开门候天旦。
月挂愁边人影低,
风惊梦里鸟群散。
孤舟嫠妇寒自泣,
破屋老农贫屡叹。
早飡欲发未遑安,
客路飘零正多难。

白话文翻译:

在四更时分,鸡鸣声起,星星黯淡。
我独自起身,打开门等待天亮。
月光挂在愁苦的边际,映照着人影低垂。
风声惊动了梦中的鸟群,飞散在空中。
孤舟上的寡妇在寒风中独自哭泣,
破旧的房屋里,老农常常叹息贫困。
早饭准备好却来不及吃,
行路的客人正遭遇诸多艰难。

注释:

  • 四更:夜间的时间,指的是凌晨三点到五点之间。
  • 鸡叫:指早晨的鸡鸣声,象征着天快亮了。
  • 七星:指天上的七颗星星,常表示夜空的星辰。
  • 愁边:愁苦的边缘,形容心情沉重。
  • 孤舟:寡妇所处的小舟,暗指孤独。
  • 嫠妇:指失去丈夫的妇女,常用来形容悲惨的境遇。
  • 破屋:破旧的房子,象征贫困和困苦。
  • 客路:指旅途,表达了流浪在外的辛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1480年-1529年),字士杰,号静斋,明代诗人,江南人。他以诗词而知名,尤其擅长五言绝句和律诗,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宿蔡村夜起》创作于明代,反映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诗中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忧伤的夜晚,借助自然景象表现了社会底层人物的艰难生活。

诗歌鉴赏:

《宿蔡村夜起》是一首具有强烈生活气息的诗作,诗人在四更时分,从睡梦中醒来,面临的是苍凉的夜景和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整首诗以清晨的寂静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人们在艰难生活中的孤独与无奈。

诗的开头两句“鸡叫七星烂,独起开门候天旦”,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悲凉的氛围。随着鸡鸣声响起,星光逐渐暗淡,象征着夜的结束和新一天的开始,但诗人却是在孤独中迎接黎明。接下来的“月挂愁边人影低”,描绘了月光下人影的低沉,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愁苦。

“孤舟嫠妇寒自泣,破屋老农贫屡叹”则将目光转向社会底层的人物,寡妇的孤独与悲伤,老农的贫困与无奈,构成了对人间苦难的深刻写照。最后两句“早飡欲发未遑安,客路飘零正多难”,更是表达了身为旅人的诗人,面对生活琐事的无力感与无奈,流落在外的困境。

整首诗在描写自然景象与社会现实中,交织着孤独、愁苦与无助,展现了诗人对人间苦难的深切关怀,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邃的情感力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四更鸡叫七星烂:描绘了夜深时分,清晨即将来临的情景。
  • 独起开门候天旦:诗人独自起床,打开门期待天亮,表达孤独与期待。
  • 月挂愁边人影低:月光照在愁苦的边缘,影子低垂,暗示心情低落。
  • 风惊梦里鸟群散:风声打破了梦境,鸟群惊散,象征梦的破碎与现实的醒悟。
  • 孤舟嫠妇寒自泣:孤舟上的寡妇在寒风中哭泣,展现了生活的苦难。
  • 破屋老农贫屡叹:贫困的老农在破旧的房子里叹息,反映了社会底层的悲惨现实。
  • 早飡欲发未遑安:诗人准备吃早饭却无暇安定,展示了生活的忙碌与艰辛。
  • 客路飘零正多难:作为游子的诗人,感叹旅途的艰难与漂泊。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月挂愁边”,月亮比作愁苦的象征。
  • 拟人:如“风惊梦里鸟群散”,风被赋予了惊吓的动作。
  • 对仗:如“孤舟嫠妇寒自泣,破屋老农贫屡叹”,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个清晨的宁静与人们的苦难,表达了对底层人民生活的深刻同情和对人世间苦难的关注,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鸡鸣:象征着新生与希望,但在此却带有孤独感。
  • 月光:象征着愁苦与思念,映照出人们的愁苦心情。
  • 孤舟:代表孤独与失落,隐喻人的脆弱。
  • 破屋:象征贫困与艰辛,反映社会的现实问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四更”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A. 晚上九点
    B. 凌晨三点到五点
    C. 中午十二点

  2. “孤舟嫠妇寒自泣”中的“嫠妇”指的是谁?
    A. 已婚女性
    B. 失去丈夫的女性
    C. 有孩子的母亲

  3. 诗中提到的“破屋老农”象征什么?
    A. 富裕生活
    B. 贫困与无助
    C. 和谐家庭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通过描绘孤独的夜晚,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细腻而深沉。
  • 《登高》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沉重,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高启研究》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送贾讷倅眉二首 和晁美叔 赠包安静先生茶二首 奉敕祭西太一和韩川韵四首 题文与可墨竹(并叙) 赠姜唐佐生 金门寺中见李西台与二钱(惟演易)唱和四绝 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风亭下梅花盛开 明日南禅和诗不到故重赋数珠篇以督之二首 次韵杭人裴维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用字旁的字 冷板凳 包含羽的词语有哪些 鹵字旁的字 不相上下 无风三尺浪 外妹 节节胜利 临睨 燋悚 香字旁的字 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振笔疾书 入字旁的字 盟山誓海 溥天率土 玄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