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13: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13:43
原文展示:
惠庄道中 张耒 〔宋代〕
山雨夜尘息,林霜晨气清。 荒城余古木,破冢有新耕。 风俗通秦壤,川原抱洛京。 凭高时驻马,指点问山名。
白话文翻译:
山间的雨夜让尘埃平息,林间的霜晨气息清新。 荒废的城池留下古老的树木,破败的坟墓有新近的耕作。 风俗与秦地相通,河流平原环绕着洛阳京城。 站在高处不时停马,手指着询问山的名字。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可能创作于他游历或任职于洛阳附近的时期,通过对道中景物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和自然环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惠庄道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旅途中的宁静与清新的感受,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风貌。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山雨夜后的清新和林霜晨间的宁静,通过对荒城古木和破冢新耕的描写,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生活的继续。诗中的“风俗通秦壤,川原抱洛京”一句,既表达了地域文化的相通性,也体现了对洛阳这一古都的深厚情感。最后两句“凭高时驻马,指点问山名”则展现了作者在旅途中的闲适与好奇,整首诗情感平和,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宋代山水田园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旅途中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体现了宋代山水田园诗的典型特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尘息”指的是什么? A. 尘埃飞扬 B. 尘埃平息 C. 尘埃堆积 答案:B
“荒城余古木”中的“古木”象征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生命的脆弱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A
“川原抱洛京”中的“抱”字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