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13: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13:40
原文展示:
和定州端明雪浪斋 中山士马如云屯,号令惟觉将军尊。 熊旗犀甲罗左右,金钲鸣鼓喧朝昏。 少年畎亩老为将,谁能复记躬耕村。 东坡先生事业异,道岐不得安修门。 眼前富贵念不起,惟有山林劳梦魂。 榛中奇石安至此,坐蒙湔洗见本根。 奔流骤浪势万里,至画乃扫笔墨痕。 黄牛三峡固细事,赤壁长江何足论。 能令万古蛟蜃怪,么么入此玻璃盆。 扁舟独往则不可,平生致君言具存。
白话文翻译:
中山的士兵和马匹多如云集,将军的号令让人感到无比尊贵。 熊皮旗帜和犀牛皮甲排列在左右,金钲和鼓声从早到晚喧闹不停。 从年轻时在田间劳作到老年成为将军,谁能记得曾经躬耕的村庄。 东坡先生的事业与众不同,因道路分歧而无法安居。 眼前的富贵无法引起兴趣,只有山林的景象在梦中萦绕。 丛林中的奇石如何来到这里,坐在这里仿佛被洗涤,看到了事物的本质。 奔流的波浪气势磅礴,但在画中却被简化为笔墨的痕迹。 黄牛和三峡固然是小事,赤壁和长江又何足挂齿。 能够让万古的蛟龙和海怪,都显得微不足道,进入这玻璃盆中。 独自驾舟前往是不可能的,平生致力于辅佐君王的言论依然存在。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黄庭坚、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张耒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遭遇,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耒在定州(今河北定州)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军事和政治的感慨,以及对自然和艺术的向往。诗中通过对中山士马的描绘,展现了军队的威严和繁忙,同时也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怀念和对富贵的不屑。通过对东坡先生的提及,表达了对苏轼的敬仰和对不同人生道路的思考。最后通过对自然和艺术的描绘,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复杂现实的超越。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中山士马的描绘,展现了军队的威严和繁忙,同时也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怀念和对富贵的不屑。诗中通过对东坡先生的提及,表达了对苏轼的敬仰和对不同人生道路的思考。最后通过对自然和艺术的描绘,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复杂现实的超越。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军事和政治的描绘,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怀念和对富贵的不屑。通过对东坡先生的提及,表达了对苏轼的敬仰和对不同人生道路的思考。最后通过对自然和艺术的描绘,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复杂现实的超越。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东坡先生”指的是谁? A. 苏轼 B. 苏洵 C. 苏辙 D. 苏武
诗中“中山士马如云屯”形容的是什么? A. 士兵和马匹多如云集 B. 士兵和马匹少如云集 C. 士兵和马匹多如云散 D. 士兵和马匹少如云散
诗中“榛中奇石安至此”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A. 丛林中的奇石如何来到这里 B. 丛林中的奇石无法来到这里 C. 丛林中的奇石已经来到这里 D. 丛林中的奇石不需要来到这里
诗中“奔流骤浪势万里”形容的是什么? A. 奔流的波浪气势磅礴 B. 奔流的波浪气势微弱 C. 奔流的波浪气势平稳 D. 奔流的波浪气势混乱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