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36: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36:06
原文展示:
冰消水面波光动,日暖树梢花意归。世上繁华随日好,却应春浅胜芳菲。
白话文翻译:
水面上的冰层消融,波光粼粼,阳光温暖,树梢上的花朵似乎也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开始绽放。世间的繁华景象随着日子的美好而愈发灿烂,但春天的初绽却胜过了繁花似锦的盛景。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这首《感春三首》是他在春天感受到自然变化时所作,表达了对春天初绽之美的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社会相对安定,文化艺术繁荣。张耒在春天感受到自然的变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春天初绽之美的感慨和对世间繁华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的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冰消水动、日暖花开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初绽之美的深刻感受。诗中“冰消水面波光动”一句,以动衬静,生动地描绘了春天来临时的自然变化。“日暖树梢花意归”则进一步以温暖的阳光和绽放的花朵,象征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复苏。后两句“世上繁华随日好,却应春浅胜芳菲”,则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初绽之美的独特见解,认为春天的初绽胜过了世间繁华的盛景,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春天初绽之美的赞美和独特感悟。作者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春天初绽之美的深刻感受,并通过对比,强调了春天初绽之美胜过世间繁华的盛景。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冰消水面波光动”描绘了什么景象? A. 冬天的结束 B. 春天的到来 C. 夏天的炎热 D. 秋天的丰收 答案:B
诗中“日暖树梢花意归”中的“花意归”是什么意思? A. 花朵凋谢 B. 花朵绽放 C. 花朵枯萎 D. 花朵飘落 答案:B
诗中“却应春浅胜芳菲”表达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A. 春天初绽胜过世间繁华 B. 世间繁华胜过春天初绽 C. 春天初绽与世间繁华同等重要 D. 春天初绽不如世间繁华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