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44: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44:21
原文展示:
秋日二首 张耒 〔宋代〕
一庭秋色清如水,篱落萧条日脚残。 忽忆淮阳旧庭院,出邻高叶翠梧寒。
白话文翻译:
整个庭院弥漫着秋天的气息,清澈如水;篱笆和落叶显得萧条,太阳也快要落山。 突然想起了淮阳的老庭院,那里高高的树叶和翠绿的梧桐在寒风中摇曳。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约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汉族,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此诗即为其代表作之一。
创作背景: 此诗描绘了秋日傍晚的景象,通过对旧庭院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自然景色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日傍晚的庭院为背景,通过“清如水”的秋色和“萧条”的篱落,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秋日画卷。诗中的“忽忆淮阳旧庭院”一句,突然转折,引入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结尾的“出邻高叶翠梧寒”则通过对高叶和翠梧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秋日的寒意和诗人的孤寂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时光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秋日傍晚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自然景色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