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21: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21:05
通慧寺
作者: 吴俊升 〔清代〕
苍凉平野望招提,
岸蓼汀凫水四围。
石径行来红叶满,
钟声断处白云飞。
厨寒芋火僧慵惯,
户罥蛛丝客到稀。
剩有一湾明月在,
殷勤相逐送余归。
全诗翻译:
在苍凉的平野上,远望那座招提寺,四周水边生长着岸边的蓼草,水面上有野鸭游弋。沿着石径走来,满地红叶铺展,钟声在远处回荡,白云在钟声的断处飘飞。厨房里的火焰寒冷,僧人们习惯了懒散的生活,窗户上挂满了蛛丝,来访的客人稀少。只有那一湾明月依然清澈,殷勤地伴我归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涉及特定的典故,但通过描绘寺庙环境和僧侣生活,反映了清代文人的闲适与对自然的热爱。
作者介绍:
吴俊升,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歌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代,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宗教信仰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通慧寺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这首《通慧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略显孤寂的寺庙环境。开头两句“苍凉平野望招提,岸蓼汀凫水四围”,既描绘了自然的广阔与宁静,又引发人们对孤独的思考。诗人用“石径行来红叶满”展现出秋天的美丽与凋零,红叶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接下来的“钟声断处白云飞”,钟声的悠扬与白云的飘浮交织在一起,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反映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之后的几句“厨寒芋火僧慵惯,户罥蛛丝客到稀”,则反映了僧人的懒惰与冷清的环境,给人一种落寞的感觉。最后,“剩有一湾明月在,殷勤相逐送余归”,明月象征着希望与归属,诗人在孤独中仍能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安慰。
整首诗在景与情的交融中,传达出一种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超然于世俗之上的淡泊心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宁静的寺庙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淡泊生活的追求与内心的宁静,反映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苍凉平野”的“苍凉”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热闹
B. 寂静
C. 欢乐
D. 忧伤
“剩有一湾明月在”中的“明月”象征着什么?
A. 孤独
B. 失落
C. 希望
D. 忘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慧寺》和李白的《静夜思》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思考,但前者更侧重于寺庙的宁静生活,而后者则强调了对故乡的思念。二者在意境上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人生哲学。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