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57: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57:44
春夜辞
作者: 宋璲
春閤凝温翠云绕,
五色流苏垂袅袅。
美人自脱玉花钿,
子帐香栖绿衣鸟。
铜凫漏声夜初堕,
红晕摇晴燃蜡火。
欲寄相思无鲤鱼,
月色梨花愁朵朵。
谩将软带结同心,
开帘微步秋千阴。
芳眠未稳鸳鸯枕,
早树重重啼翠禽。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温暖的春夜情景。春天的夜晚,温柔的气息弥漫,翠绿的云朵环绕在周围,五彩的流苏轻轻垂下,像在轻舞。美人脱下了镶着玉花的头饰,香气缭绕,绿色的小鸟在帐子里栖息。铜制的水鸟漏水声渐渐响起,夜色初降,红晕摇曳,点亮了蜡烛。想要寄托思念,却没有鲤鱼传信,月光下的梨花让人愁苦无比。无意中用柔软的带子绑住了彼此的心,轻轻拉开帘子,走出微步,在秋千的阴影下。芳香的睡眠还未稳定,鸳鸯的枕头旁,早晨的树上传来翠鸟的啼叫。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宋璲,明代诗人,以细腻婉约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春夜的情景,通常是表达恋爱和思念的理想时刻,诗人通过描绘春夜的温暖、宁静,表达内心的柔情和对爱的渴望。
这首《春夜辞》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春夜的温暖场景,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爱情的愁苦。开头的“春閤凝温翠云绕”便营造出一种温暖而柔和的意境,仿佛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在轻轻拂过。接着,诗人通过“美人自脱玉花钿”的细节,描绘了一个动人的女子,增添了诗的情感色彩。
在意象的使用上,诗中频繁出现的自然元素,如“铜凫漏声”“月色梨花”,不仅增强了视觉效果,也深化了情感的传达。特别是“欲寄相思无鲤鱼”,表达了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使用鲤鱼作为信使的古典意象,展示了古代人对爱情的执着与无奈。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在于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思念,尽管有着春夜的温暖,但思念带来的愁苦又使得情感复杂而深刻。最后,诗人通过“芳眠未稳鸳鸯枕”的描写,进一步展现了对爱的渴望与对未来的期盼,使得整首诗既有温暖的春夜气息,又充满了浓浓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夜的美景,表现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思念。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温暖与恋爱的愁苦,使得整首诗在情感上更为深刻。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
春天常常被视为爱情的季节,诗中的自然意象与情感意象交织,表现了人们对春夜温暖与爱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铜凫漏声”指的是什么?
A. 鳥鸣
B. 水声
C. 风声
“欲寄相思无鲤鱼”中的鲤鱼象征什么?
A. 希望
B. 传递思念
C. 快乐
诗中描绘的春夜给人的感觉是?
A. 凄凉
B. 温暖
C. 寂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春夜辞》与李白的《静夜思》都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和思念之情,但《春夜辞》更侧重于春天的美景与爱情的细腻情感,而《静夜思》则强调了孤独与思乡之情。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