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杂诗》

时间: 2025-08-02 03:33:49

诗句

秋旦露气白,初阳淡无晖。

群鸡正乱叫,栖禽犹倦飞。

我行适中野,踯躅烟路微。

苍莽荆棘深,零露沾裳衣。

去去既寡欢,恻恻中心违。

素志谅难易,知音古尤稀。

侧身复惆怅,拂旦吾当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2 03:33:49

原文展示

秋旦露气白,初阳淡无晖。
群鸡正乱叫,栖禽犹倦飞。
我行适中野,踯躅烟路微。
苍莽荆棘深,零露沾裳衣。
去去既寡欢,恻恻中心违。
素志谅难易,知音古尤稀。
侧身复惆怅,拂旦吾当归。

白话文翻译

在秋天的清晨,露水显得格外洁白,初升的阳光也显得微弱无光。群鸡正在喧闹地叫着,而栖息的鸟儿依旧懒洋洋地不愿飞翔。我在田野间漫步,慢慢走着,烟雾弥漫的小路显得十分微弱。茂密的荆棘丛生,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走来走去心情却依旧不愉快,内心深处更是感到一丝惆怅。我的志向虽简单却难以实现,能够理解我的知音更是难得。我侧身感到一阵惆怅,清晨我将回归故里。

注释

  • :早晨。
  • 露气白:露水清白,形容秋天早晨的清新。
  • 初阳:初升的太阳。
  • 群鸡:指很多鸡,形象描绘乡村的早晨。
  • 栖禽:栖息的鸟类。
  • 踯躅:徘徊、慢行。
  • 苍莽:形容茂密的样子。
  • 荆棘:指刺人的植物,象征荆棘丛生的艰难环境。
  • 零露:滴落的露水。
  • 恻恻:内心感到不快或悲伤的样子。
  • 素志:简单的志向。
  • 知音:理解自己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绂(约1480-1550),字仲明,号东山,明代著名诗人。他生于明代中期,曾任职于地方官,因官职低微而不为人知。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田园生活为题材,表现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杂诗》写于王绂的一次秋日郊游之际,反映了他对自然的感悟和内心的孤独感。诗中描绘的清晨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情感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友人知音的渴望及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杂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秋日清晨的孤独与惆怅。首联“秋旦露气白,初阳淡无晖”,用清晨的露水和微弱的阳光描绘出一种宁静而略显冷清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寂。接下来的描写,群鸡的喧闹与倦飞的鸟儿形成对照,展现出自然界的生动与诗人情绪的淡漠。

诗人行走在田野间,描绘着眼前的景象,却无意中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荆棘丛生的道理象征着人生的艰难,零露沾衣则是对内心忧伤的具象化。诗的后半部分更是直白地表达了内心的苦闷,“去去既寡欢,恻恻中心违”,表现出对友人难寻的失落感。

整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象引入,层层深入,展示了人与自然和内心的对话,既有对生活的感悟,也有对理想的追求,是对自我情感的深刻反思。王绂借助秋季的意象,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知音的渴望,蕴含着对生活的感慨与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旦露气白:清晨的露水显得晶莹剔透,象征着新的开始。
  2. 初阳淡无晖:初升的太阳光芒微弱,暗示着秋天的萧瑟与清冷。
  3. 群鸡正乱叫:乡村生活的热闹景象,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
  4. 栖禽犹倦飞:鸟儿依然懒散,不愿飞翔,表现出一种无所事事的状态。
  5. 我行适中野:我在田野中漫步,表现出一种悠闲的生活方式。
  6. 踯躅烟路微:在薄烟弥漫的小路上徘徊,暗示着诗人内心的迷茫。
  7. 苍莽荆棘深:茂盛的荆棘丛生,象征着人生的困境。
  8. 零露沾裳衣:露水沾湿了衣裳,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忧伤。
  9. 去去既寡欢:离去时心情低落,表达了对生活的失落感。
  10. 恻恻中心违:内心深处的失落与期望产生了矛盾。
  11. 素志谅难易:简单的志向却难以实现,带有一丝无奈。
  12. 知音古尤稀:真正理解自己的人愈发稀少,体现孤独感。
  13. 侧身复惆怅:侧身沉思,感到惆怅。
  14. 拂旦吾当归:清晨将要回归,暗示诗人对归宿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人生的困境。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工整,形成自然与人情的对照。
  • 拟人:鸟儿的懒惰、鸡鸣的喧闹均采取拟人手法,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早晨,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的追求,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之间的深刻联系,以及对知音难觅的惆怅,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天:象征成熟与收获,同时也暗示着凋零与孤独。
  • 露水:清晨的露水象征着新的开始与生命的脆弱。
  • 荆棘:象征人生的艰难与困扰。
  • 晨曦:初升的阳光象征着希望与新的机遇,但在诗中却显得微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初阳淡无晖”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失落
    • C. 激动
    • D. 平静
  2. 填空题:诗中“零露沾裳衣”表达了诗人对__的感受。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知音古尤稀”反映了诗人对朋友的渴望。 (对/错)

答案

  1. B
  2. 孤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月下独酌》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王绂《杂诗》李白《月下独酌》:两者都表现了对内心孤独的思考,但王绂更注重自然环境的描绘,李白则强调了酒与月下的情感交融。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典》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岁晏村居 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三首 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三首 其三 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三首 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三首 送夫姊姚少夫人之汴 其二 送夫姊姚少夫人之汴 其一 房山道中 九日思归 春日思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调兵遣将 麻字旁的字 标同伐异 十字旁的字 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王瓜 改政移风 报账 川字旁的字 覆前戒后 青鷇 枉费心力 严师出高徒 相樛 用字旁的字 髟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