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9:22: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9:22:00
微风北窗来,羲皇对床席。
陶公有凉音,饥寒实驱迫。
作者代有人,东皋起王绩。
醉乡日高枕,逸气出秋壁。
岂惟屏淫哇,亦复黜嘄噭。
征事多滞响,写景饶秀色。
蒸蔚为云霞,郁勃走霹雳。
声诗与乐通,由瑟圣所饬。
盛唐李杜兴,万象尽开辟。
可怜千载下,何处弄笔墨。
吾生竟何事,弱毫叹孤植。
如游空山阿,寒溜冻幽石。
腊尽春渐苏,冰雪滴余沥。
遂成一脉水,中涵小天碧。
遥见鲸鱼归,复何能为役。
远海生波澜,蛟龙有窟宅。
风涛中澒洞,乃万怪惶惑。
落日收钓纶,回舟傍芦荻。
微风从北窗吹来,羲皇在床榻上对坐。
陶渊明的凉爽音乐在耳畔,饥寒之苦让人无处逃避。
作者的代替者也有人,东皋的王绩正在崛起。
醉乡的日子让我高枕无忧,逸气从秋壁中涌出。
这不仅仅是屏蔽淫哇之声,亦是排斥杂言琐语。
征事多有滞碍,写景则显得特别秀美。
蒸腾的云气如同云霞,郁勃的气象如霹雳般激荡。
声音与诗歌相通,皆由瑟圣的指引。
盛唐时期李白杜甫的兴盛,万象皆如新开辟。
可怜千载之后,何处再能挥毫泼墨?
我的一生又有什么意义,弱小的笔毫叹息孤独的栖息。
仿佛游历在空山阿,寒流冻住了幽静的石头。
腊月已尽春渐复苏,冰雪在滴落着余沥。
最终成溪流一脉,水中映出小天的碧蓝。
遥见鲸鱼归来,我又能做些什么呢?
远海中波澜起伏,蛟龙在其窟宅中栖息。
风涛中回响着空洞之声,万种怪异让人惶惑。
落日时收起钓线,回舟时依傍芦苇和荻草。
徐汉倬,清代诗人,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追求清新脱俗的意境。
这首诗是在一个微风轻拂的日子里,诗人身处东园,感受到自然的凉爽与内心的孤独,借用陶渊明的意象表达对隐逸生活的憧憬与思考。
《自题东园诗草》是一首表现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的诗作。诗中多处提到自然的美景,如“腊尽春渐苏,冰雪滴余沥”,展现了春回大地的生机与活力,映射出诗人对生命轮回的深刻认知。诗人在微风中感受到自然的凉爽,与陶渊明的田园生活形成了强烈对比,表达出对理想生活的无限向往。
诗中提到“醉乡日高枕,逸气出秋壁”,表现出诗人隐逸生活的悠然自得,似乎在享受宁静的时光。然而,随着“征事多滞响”的出现,诗人又反思了世事的繁杂与无奈,感受到内心的孤独与无助。最后,诗人通过描绘鲸鱼归来和蛟龙在远海中的栖息,展现了自然的浩瀚与人类的渺小,激发读者对生活意义的深思。
整首诗在自然美与人生哲理之间游走,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深邃思考,令人深思。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反思人生,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诗人在自然的宁静中感受到孤独与无奈,最终回归到对生命的深刻反思,体现出一种哲学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陶公”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诗人通过哪种自然现象表现出春天的到来?
诗中的“遥见鲸鱼归”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以上作品都与《自题东园诗草》在主题上存在相似之处,探讨了自然与人生的关系。
通过以上的详细分析与解读,希望对《自题东园诗草》有更深入的理解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