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虎牙关坐月》

时间: 2025-05-06 03:04:55

诗句

雨后来残月,江潭落影寒。

乱山同一照,险路几回看。

客泪惊秋老,哀虫絮夜阑。

柝声常不寐,未许旅魂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3:04:55

虎牙关坐月

作者: 吴元龙 〔清代〕

原文展示:

雨后来残月,江潭落影寒。
乱山同一照,险路几回看。
客泪惊秋老,哀虫絮夜阑。
柝声常不寐,未许旅魂安。

白话文翻译:

雨后,残月挂在天边,江潭上影子显得格外寒冷。
群山在同一轮明月下闪烁,险峻的道路让我几度回头凝望。
身为旅人的我,泪水惊动了已渐老去的秋天,
夜阑时分,虫鸣悲哀,伴我入睡。
柝声在耳边不断,令我难以安眠,旅途的灵魂未能得到安宁。

注释:

  • 残月:指月亮未圆,象征孤寂与不完整。
  • 江潭:指江河和潭水,暗示自然环境的冷清。
  • 客泪:旅人因思乡而流泪,表达孤独与思念。
  • 柝声:夜间守更的声音,表明不安宁的状态。

典故解析:

“虎牙关”是古代边关名,象征险阻与孤独的旅途。诗中所描绘的环境与心境,反映出古代文人对边境生活的感受与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元龙,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而深沉。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在边关守卫之时,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艰辛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一个旅人在边关的孤独与无奈。开篇的“雨后来残月”就描绘了一个雨后清冷的夜晚,月光虽然美丽,却也透出一丝阴冷,营造出一种寂寥的氛围。接着,诗人将眼前的山水与内心的情感结合,表现了内心的多重挣扎。通过“客泪惊秋老”,诗人表达了因思乡而流下的泪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最后一句中的“柝声常不寐”,则是对旅途无尽孤独的最终总结,令人深感无奈。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孤独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雨后来残月:雨后夜空中挂着一弯残月,表现出一种朦胧的美感与孤独。
  2. 江潭落影寒:在江边潭水中,月影如寒光闪烁,增添了冷清的氛围。
  3. 乱山同一照:群山共沐月光,象征着自然的统一与和谐。
  4. 险路几回看:诗人多次回望那险峻的道路,流露出对旅途艰辛的感慨。
  5. 客泪惊秋老:旅人因思乡而泪流满面,触动了秋天的凋零。
  6. 哀虫絮夜阑:夜深人静,虫鸣悲哀,伴随诗人入睡。
  7. 柝声常不寐:夜间守更的声音让人无法安眠,旅途的疲惫与思乡之情交织。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客泪惊秋老”,将泪水与秋天的凋零相联系。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和意象上都有明显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绘孤独的旅途和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人在自然与人生中的无奈与感伤,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 残月:象征孤独、思念与不完整的心境。
  • 江潭:自然的冷清与内心的孤寂相映成趣。
  • 虫鸣:夜间的虫鸣声象征着无尽的哀愁与孤独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客泪惊秋老”指的是: A. 旅人的泪水
    B. 秋天的美景
    C. 月亮的光辉
    答案: A

  2. “柝声常不寐”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安宁
    B. 无奈与孤独
    C. 喜悦
    答案: B

  3. 诗人所描绘的环境是: A. 热闹的城市
    B. 寂静的边关
    C. 繁华的集市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杜甫《月夜忆舍弟》与本诗同样表达了思乡之情,但杜甫更多地强调了对亲人的思念,而吴元龙则侧重于对环境的感受与对孤独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吴元龙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代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虞美人 公园白桃数株,及时作花,清艳独绝,弱不胜怜。以小令赋之二首 其二 虞美人 吴城长春巷,为明人王百谷故宅,有马湘兰画壁,今沦为荒墟,赋此记之 虞美人 虞美人 虞美人 虞美人 寄君莲二妹 虞美人 雪毬花 虞美人 虞美人 虞美人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闷在鼓里 禁臣 如手如足 士字旁的字 儿字旁的字 石油化工 矢字旁的字 牧儿 骨身 辰字旁的字 抱令守律 莺开头的成语 黑字旁的字 看财奴 包含免的成语 破头烂额 唇辅相连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