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58: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58:46
积雨多昼阴,斋居苦不怿。
向晓知新晴,启户见佳色。
遥天扫片云,四山送新碧。
鸣鸠起树间,落英忽已积。
冉冉春光徂,坐感芳时易。
何当携一尊,重蜡谢公屐。
连日的阴雨让我在斋居中感到烦闷不安。
黎明时分,终于知道天要放晴,打开窗户看到美丽的景色。
远处的天空只剩几片云彩,四周的山峦显得格外清新。
树间传来鸣鸠的叫声,落下的花瓣已经积成了堆。
春光渐渐消逝,坐在这里感受到时光的易逝。
何时能带上一杯酒,重燃蜡烛来祭奠谢公的鞋子呢?
阮芝生,清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其诗歌以清新脱俗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
《杂诗》创作于一个阴雨绵绵的春日,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阴雨天气的厌倦以及对春光流逝的感慨,体现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生活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短暂。诗人开篇以“积雨多昼阴”引入,展现出长时间的阴雨天气所带来的沉闷心情,接着通过“向晓知新晴”转为积极的心态,显示出对即将来临的美好天气的期待。诗中“遥天扫片云,四山送新碧”描绘出雨后清新的自然景象,充满生机与活力。
随着鸣鸠的叫声和落英的堆积,诗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然而“冉冉春光徂”却让人意识到时光的流逝与不再,感到淡淡的惆怅。最后一句“何当携一尊,重蜡谢公屐”则将个人情感与历史文人情怀相结合,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对过去的追忆。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悠远,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深刻的理解与反思。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色与感叹时光的流逝,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过往的怀念,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何当携一尊”中的“一尊”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鸣鸠”象征什么?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诗人在自然描写中的不同侧重点与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