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杂诗》

时间: 2025-04-26 02:58:46

诗句

积雨多昼阴,斋居苦不怿。

向晓知新晴,启户见佳色。

遥天扫片云,四山送新碧。

鸣鸠起树间,落英忽已积。

冉冉春光徂,坐感芳时易。

何当携一尊,重蜡谢公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58:46

原文展示

积雨多昼阴,斋居苦不怿。
向晓知新晴,启户见佳色。
遥天扫片云,四山送新碧。
鸣鸠起树间,落英忽已积。
冉冉春光徂,坐感芳时易。
何当携一尊,重蜡谢公屐。

白话文翻译

连日的阴雨让我在斋居中感到烦闷不安。
黎明时分,终于知道天要放晴,打开窗户看到美丽的景色。
远处的天空只剩几片云彩,四周的山峦显得格外清新。
树间传来鸣鸠的叫声,落下的花瓣已经积成了堆。
春光渐渐消逝,坐在这里感受到时光的易逝。
何时能带上一杯酒,重燃蜡烛来祭奠谢公的鞋子呢?

注释

  • 积雨:长时间的雨水。
  • 苦不怿:感到苦闷和不快。
  • 佳色:美丽的景色。
  • 遥天:远处的天空。
  • 鸣鸠:一种鸟类,常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
  • 冉冉:渐渐地、慢慢地。
  • 芳时易:美好的时光易逝。
  • 携一尊:带上一壶酒。
  • 重蜡:重新点燃蜡烛。
  • 谢公屐:指谢安的鞋子,典故来源于谢公(谢安)所穿的鞋子,意为怀念或追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阮芝生,清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其诗歌以清新脱俗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杂诗》创作于一个阴雨绵绵的春日,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阴雨天气的厌倦以及对春光流逝的感慨,体现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短暂。诗人开篇以“积雨多昼阴”引入,展现出长时间的阴雨天气所带来的沉闷心情,接着通过“向晓知新晴”转为积极的心态,显示出对即将来临的美好天气的期待。诗中“遥天扫片云,四山送新碧”描绘出雨后清新的自然景象,充满生机与活力。

随着鸣鸠的叫声和落英的堆积,诗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然而“冉冉春光徂”却让人意识到时光的流逝与不再,感到淡淡的惆怅。最后一句“何当携一尊,重蜡谢公屐”则将个人情感与历史文人情怀相结合,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对过去的追忆。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悠远,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深刻的理解与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积雨多昼阴:连续的雨水使白天总是阴沉。
  2. 斋居苦不怿:在这样的环境中,静居在斋房里感到不快。
  3. 向晓知新晴:黎明时分,终于感受到天要放晴的好消息。
  4. 启户见佳色:打开窗户看到美丽的风景。
  5. 遥天扫片云:远处的天空只有几片云被扫去,显得格外明朗。
  6. 四山送新碧:四周的山脉呈现出新鲜的绿色。
  7. 鸣鸠起树间:树间传来鸣鸠的歌声。
  8. 落英忽已积:落下的花瓣已经在地上积成一堆。
  9. 冉冉春光徂:春天的光阴渐渐流逝。
  10. 坐感芳时易:坐在这里感受到美好时光的易逝。
  11. 何当携一尊:什么时候能带上一壶酒呢?
  12. 重蜡谢公屐:重新点燃蜡烛来祭奠谢公的鞋子,表达对往昔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用“鸣鸠”来象征春天的到来,体现生命的活力。
  • 拟人:通过“冉冉春光”赋予春光以人的特征,感叹其易逝。
  • 对仗:如“遥天扫片云,四山送新碧”,上下句结构相似,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色与感叹时光的流逝,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过往的怀念,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烦闷与压抑。
  • 晴空:象征希望与美好。
  • 鸣鸠:象征春天与生命的复苏。
  • 落英:象征时光的流逝与美好事物的短暂。
  • :象征人际交往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清代
    • D. 明代
  2. “何当携一尊”中的“一尊”指的是什么?

    • A. 一尊佛像
    • B. 一壶酒
    • C. 一瓶花
    • D. 一件衣服
  3. 诗中提到的“鸣鸠”象征什么?

    • A. 秋天
    • B. 春天
    • C. 冬天
    • D. 夏天

答案

  1. C. 清代
  2. B. 一壶酒
  3. B. 春天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春望》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王维和阮芝生:两位诗人都擅长描写自然,但王维更注重山水意境,阮芝生则侧重于春天的细腻描绘与人文情怀。
  • 杜甫与阮芝生:杜甫的诗多表现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的纠葛,而阮芝生则更注重对自然与时光的感悟,展现了一种淡泊的人生态度。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诗人在自然描写中的不同侧重点与情感表达。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如梦令 如梦令 忆燕 如梦令 如梦令 其六 如梦令 留园听古装美人吹箫 如梦令 桃花 如梦令 如梦令 壬午秋留别兄竹隐 见《林下词选》、《众香词》 如梦令 月下忆许佩兰 如梦令 寄浚州道友王四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下榻留宾 三人成众 君子不究既往 龙生九子 风占 声名籍甚 卜字旁的字 甲结尾的成语 全具 谬为 草字头的字 包含玄的词语有哪些 乙字旁的字 抗违 斗字旁的字 長字旁的字 忠心贯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