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遗偈》

时间: 2025-04-23 02:02:19

诗句

祖祖不思议,不许常住世。

大众审思惟,毕竟祇这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2:02:19

原文展示:

遗偈
作者: 米岭和尚 〔唐代〕

祖祖不思议,不许常住世。
大众审思惟,毕竟祇这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祖师教义的深刻思考,强调了祖师的教导是难以理解的,不会永远存在于世间。大家经过认真思考,最终领悟到的只是这一点而已。

注释:

  • 祖祖:指历代祖师,特别是佛教中的创始人及其传承者。
  • 不思议:难以理解,超出常理的。
  • 常住世:永远存在于世间。
  • 大众:指普通大众,或是信仰者。
  • 审思惟:认真地思考和推敲。
  • 毕竟:究竟,最终的意思。
  • :仅仅,只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米岭和尚是唐代的一位高僧,以其深厚的佛学造诣和幽默风趣的个性而著称。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出对佛教教义的深刻自省和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佛教禅宗思想盛行的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当时僧侣对教义和存在的思考。诗中提到的“祖祖”显示出对传统智慧的尊重,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理解。

诗歌鉴赏:

《遗偈》是一首简约而深刻的诗作,通过对祖师教义的思考,展现了禅宗对生死、存在的哲学思考。诗句开头提到的“祖祖不思议”,强调了教义的复杂性与深奥,意味着人们在理解上总是有局限,无法完全把握这些教义的真谛。接下来的“常住世”,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常的哲学观念,提醒我们一切都在变化之中,真理和智慧不会永远存在于世,需珍惜当下。最后一句“大众审思惟,毕竟祇这是”,揭示出一种禅宗的顿悟,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人们最终领悟到的只是简单的事实,这种简约的智慧反而更加深刻。整首诗意在引导人们超越表象,深入内心,领悟生命的本质和真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祖祖不思议:指的是历代祖师的教诲是难以理解的,暗示其教义的深奥。
  • 不许常住世:强调这些教义不可能永远存在,反映了佛教对无常的看法。
  • 大众审思惟:大众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
  • 毕竟祇这是:最终所领悟的只是这一简单的道理,表明一种对真理的回归。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对“难以理解”和“最终的领悟”的对比,展现了从复杂到简单的思考过程。
  • 隐喻:将祖祖的教义比作深不可测的海洋,而大众的领悟则是海面上的涟漪,体现出深邃与平凡的关系。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生命的无常和对智慧的追求。它提醒我们,虽然智慧难以完全理解,但在不断的思考和反省中,我们或许能够领悟到生活的真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祖祖:象征着智慧和传统。
  • 世界:代表着变化和无常。
  • 大众:象征普通人对真理的追求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祖祖”指的是什么? A. 生活中的亲人
    B. 历代的祖师
    C. 普通人

  2. “毕竟祇这是”中的“祇”是什么意思? A. 只不过
    B. 很多
    C. 全部

  3. 诗歌所传达的主题是什么? A. 对物质的追求
    B. 生死无常与智慧的追求
    C. 对名利的渴望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表达对人生和故乡的思考。
  • 《登高》杜甫:体现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对比:

  • 《遗偈》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遗偈》更侧重于哲学和宗教的层面,而《静夜思》则着重于乡愁和个人情感的流露。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禅宗诗歌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西湖十咏 其十 失题 西湖春日 西湖春日壮游即事 其六 西湖杂题二首 西湖独步 西湖杂诗 其三 西湖十景册为唐饬轩题 其四 野菊寒泉 西湖竹枝词五首 三 西湖遇雨 西湖别舍弟润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雨泣云愁 骨字旁的字 汪浪 崩摧 胶漆契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 包含僧的成语 无斧凿痕 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无字旁的字 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无患之患 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慎以行师 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白字旁的字 门字框的字 生字旁的字 富族 疚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