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1:54: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54:27
鹫岭光前选,祇园表昔恭。
哲人崇踵武,弘道会群龙。
高座登莲叶,麈尾振霜松。
尘飞扬雅梵,风度引疏钟。
静言澄义海,发论上词锋。
心虚道易合,迹广席难重。
和风动淑气,丽日启时雍。
高才掞雅什,顾己滥朋从。
因兹仰积善,灵华庶可逢。
在鹫岭的光辉下,我选择了这里,昔日的祇园显得格外恭敬。
哲人崇尚武道,弘扬道理,汇聚成群的龙。
高座上我踏着莲叶,麈尾轻摇着霜松。
尘埃飞扬,雅致的梵音响起,风的气度引动了疏钟的声响。
静默的话语澄清了道义的海洋,发表的论述在词锋上闪耀。
心灵空灵,容易与道相合,然而行迹广泛,座位却难以重聚。
和风吹动着温暖的气息,丽日照亮了和谐的时节。
高才选取雅致的诗篇,回头看自己却与滥交的朋友交往。
因此,我仰望积累的善行,灵华之气或许能够相逢。
慧净,唐代著名的僧人和诗人,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慧,精通佛理,文采斐然。其诗作多以宗教、哲理为主题,风格清新淡雅,富有禅意。
《和琳法师初春法集之作》作于初春时节,诗人参与了琳法师的法会,受到了启发,表达了对道理的追求与思考,同时反映了初春的温暖和生机。
这首诗以初春为背景,展示了诗人对道理的追求和对环境的感悟。开头几句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象和庄重的寺院,给人以宁静和清新之感。接着,诗人提到哲人崇尚武道、弘扬道理,显示出诗人对智慧与道德的崇敬。通过高座和莲叶的意象,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象征着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在诗中,静言澄义海的表达,强调了内心的宁静和对真理的深刻追求。心虚道易合,迹广席难重的反思则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虽然志同道合,但因行迹不同,难以相聚。最后,诗人以和风与丽日作为象征,表现出春天的温暖与生机,暗示了美好的未来。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又融入了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整首诗歌以春天的和谐为背景,探讨了人与道理的关系,强调了心灵的追求与道德的积累。诗人通过描绘自然与哲理的结合,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人际关系的深思。
诗中提到的哲人崇尚什么?
A. 文学
B. 武道
C. 音乐
“心虚道易合”中的“心虚”指的是什么状态?
A. 忙碌
B. 空灵
C. 疲惫
诗中“和风动淑气”的描绘主要体现了什么?
A. 春天的气息
B. 风的暴烈
C. 夏天的炎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