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43: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43:51
次韵郑佥判
作者: 方岳 〔宋代〕
一枕羲皇失午熇,久知吾道定寥寥。
客来且拨浮明瓮,事过真成覆鹿蕉。
野性从来便水石,此生自合老渔樵。
移床更入深云处,厥木惟乔厥草夭。
在一片梦中,我仿佛失去了正午的光辉,
早已明白自己的道路是如此寥寥无几。
客人来访时,我只想拨动那浮动的明亮酒瓮,
经过的事情终究成了翻覆的鹿蕉。
我的野性从来就像水石一样,自然,
这一生注定要与渔樵老者为伴。
我将床移到深处的云端,
唯有高大的树木与矮小的草木共存。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羲皇”传说中的帝王,象征着光明与正义。诗中提到的“渔樵”则暗示着隐逸生活的理想状态。
作者介绍
方岳,字君昉,号青溪,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和词,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淡泊。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方岳的隐逸生活中,表现了他对自然与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繁华的淡然态度。
这首诗展现了作者深邃的哲思和对自然的热爱。从开篇“一枕羲皇失午熇”开始,便营造了一种梦幻的意境,作者似乎在梦中失去了光辉,这种失落感让人感受到他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接着,他提到“久知吾道定寥寥”,表达了对自身道路的清醒认知,既有对人生的感悟,也有对世俗的超然。
在诗的中间部分,客人来访,作者却只想拨动那浮动的酒瓮,象征着他对生活的享受和对闲适时光的珍视。“事过真成覆鹿蕉”,则流露出他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幻的淡然态度。最后,作者将床移入深云之处,暗示他渴望与自然融为一体,归于宁静的山林生活。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灵动而富有哲理,展现出方岳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自然与自由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生活的淡泊与超然。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一枕羲皇失午熇”中的“羲皇”指的是哪个概念?
A. 一位王者
B. 光辉与理想
C. 诗人的朋友
D. 一种植物
诗中提到的“老渔樵”象征什么意思?
A. 年轻的追求
B. 隐逸生活的理想
C. 社交活动
D. 自然的破坏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方岳的这首诗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在主题上都表现出对自然与自由的向往,但方岳更倾向于内心的平静与隐逸生活,而李白则展示了豪放与孤独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