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38: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38:29
匡山寓居栖公
作者: 齐己〔唐代〕
外物尽已外,闲游且自由。
好山逢过夏,无事住经秋。
树影残阳寺,茶香古石楼。
何时定休讲,归漱虎溪流。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外物的淡泊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他在好山绿水之间悠闲游玩,享受夏日的美好,秋天则无所事事地安然度过。诗中描绘了夕阳下寺庙的树影和古老石楼飘散的茶香,表现了宁静的生活氛围。诗人渴望在某个时刻,与友人静坐畅谈,归来时又能在虎溪的水流中洗手漱口,感受自然的惬意。
作者介绍: 齐己(约704年-770年),字长卿,号“匡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山水诗和禅诗闻名,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表达超然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齐己隐居于匡山之时,反映了他对喧嚣世事的逃避,向往宁静生活的心情。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与生活状态,是他理想生活的真实写照。
《匡山寓居栖公》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全诗围绕“外物尽已外,闲游且自由”展开,表现了诗人对外界纷扰的超然态度。诗的开头就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外物的抛弃让他获得了真正的自由。在夏季的美好时光里,诗人悠然自得,享受着人生的闲适,秋天的无事则更显得其闲适生活的理想。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描绘了“树影残阳寺”和“茶香古石楼”的意境,展现出一种恬静而典雅的生活场景。寺庙的树影与茶香的交融,不仅是对自然美的描绘,更是心灵宁静的象征。
最后,诗人通过“何时定休讲,归漱虎溪流”表达了他对友人相聚的渴望,展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优美的自然景色,更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追求内心自由的哲学思考,体现了齐己的禅意与人生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