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偶作二首》

时间: 2025-07-27 11:37:28

诗句

终朝对尊酒,嗜兴非嗜甘。

终日偶众人,纵言不纵谈。

世情闲静见,药性病多谙。

寄谢嵇中散,予无甚不堪。

万卷堆床书,学者识其真。

万里长江水,征夫渡要津。

养生非但药,悟佛不因人。

燕石何须辨,逢时即至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1:37:28

原文展示

偶作二首
——刘禹锡

终朝对尊酒,嗜兴非嗜甘。
终日偶众人,纵言不纵谈。
世情闲静见,药性病多谙。
寄谢嵇中散,予无甚不堪。
万卷堆床书,学者识其真。
万里长江水,征夫渡要津。
养生非但药,悟佛不因人。
燕石何须辨,逢时即至珍。

白话文翻译

整天对着酒杯,品味的不是甜美的滋味,而是兴致的欢愉。
整日与人闲聊,随意说话却不深入交谈。
对世情的闲适和宁静有所了解,药的效果和病的本质我也很熟悉。
寄语感谢嵇中散(嵇康),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承受能力。
万卷书籍堆满床,学者能识得其中的真谛。
长江万里水流,征夫渡过重要的渡口。
养生不仅仅依赖药物,领悟佛理并不需要依靠他人。
燕石(珍贵之物)何必去分辨,适时而至的才是珍品。

注释

  • 终朝:整天。
  • 尊酒:美酒,通常指酒杯。
  • 嗜兴:喜爱的兴致。
  • 纵言不纵谈:随意说话而不深入讨论。
  • 药性:药物的性质。
  • 病多谙:对疾病的了解。
  • 嵇中散:嵇康,古代著名的文人,指的是对他的感谢。
  • 万卷堆床书:形容书籍很多。
  • 征夫:商旅或士兵。
  • 渡要津:渡过重要的水道。
  • 养生非但药:养生不仅仅依靠药物。
  • 悟佛不因人:领悟佛理不必依赖他人。
  • 燕石:珍贵的石头。
  • 逢时即至珍:适时而来的才是珍贵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衡庐,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他的诗风清新、通透,常以平易近人的语言表达深刻的哲理和情感。刘禹锡在诗歌方面有着极高的成就,尤其擅长五言律诗和古风。他的诗作往往反映了对社会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偶作二首》创作于刘禹锡的晚年,时代背景为唐代中期。此时,政治腐败,社会动荡,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对世事的反思。诗中既有对交友时光的珍惜,也有对养生和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超然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偶作二首》展现了刘禹锡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表达了他对世事的冷静观察和对人生的哲学思索。诗中开篇以饮酒为引,强调了“嗜兴非嗜甘”的观点,提示我们品味生活的乐趣不在于物质的享受,而在于精神的愉悦。接着,诗人描绘了与人交谈的场景,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随意的言谈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

在对世情的观察中,刘禹锡提到药物和疾病,表达了对生活本质的理解,暗示了养生并不仅仅依赖外在的药物,而更在于内心的领悟和对哲理的思考。这种深邃的思想贯穿全诗,向读者传达出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最后,诗人通过“燕石何须辨,逢时即至珍”的结语,进一步强调了珍贵之物不是由外在的标准来衡量的,而是由时机与自身的感悟所决定的。这一哲理不仅适用于物质的追求,也同样适用于人际关系和人生的选择,反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智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终朝对尊酒,嗜兴非嗜甘。
    表达整天饮酒,所追求的是兴致的欢愉,而非单纯的甜味享受。

  2. 终日偶众人,纵言不纵谈。
    描述整日与人交往,随意说话却不深入探讨,反映出人际关系的表面化。

  3. 世情闲静见,药性病多谙。
    表达对世事的观察与理解,对药物性质和疾病的认识,体现了诗人的智慧。

  4. 寄谢嵇中散,予无甚不堪。
    表达对嵇康的感谢,表明自己并没有特别的承受能力,体现谦逊之情。

  5. 万卷堆床书,学者识其真。
    形容自己读书很多,强调真正的学者能够辨识书中的真理。

  6. 万里长江水,征夫渡要津。
    通过长江的意象,表现出征夫的艰辛与追求的重要性。

  7. 养生非但药,悟佛不因人。
    强调养生的哲学,不仅依赖药物,领悟佛理也不需要依赖他人,体现内心的独立。

  8. 燕石何须辨,逢时即至珍。
    指出珍贵的东西不必去区分,适时而来的才是真正的珍品,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对尊酒”,将酒比作一种生活的享受。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纵言不纵谈”。
  • 象征:长江象征着时间和人生的旅程。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内心的安宁与智慧,强调精神的愉悦与生活的哲学,反映了诗人超然的生活态度,倡导人们珍惜身边的生活与人际关系,而非单纯地追求物质享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活的乐趣与情感的释放。
  • 长江:象征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艰辛。
  • :象征养生的物质手段,亦可引申为内心的智慧。
  • 燕石:象征珍贵的东西,反映出对生活的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刘禹锡的《偶作二首》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 A. 对物质的追求
    • B. 对内心的追求与哲理思考
    • C. 对历史的回顾
    • D. 对自然的描写
  2. “终日偶众人,纵言不纵谈”反映了怎样的人际关系?

    • A. 深入的交流
    • B. 表面的交往
    • C. 紧密的友谊
    • D. 冷漠的态度
  3. 诗中提到的“养生非但药”的意思是什么?

    • A. 养生只靠药物
    • B. 养生需要内心的智慧
    • C. 养生需要他人的帮助
    • D. 养生无关紧要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酒》——陶渊明
    描述隐居生活与饮酒的乐趣,反映出对自然与内心的追求。

诗词对比

  • 刘禹锡与白居易的诗作对比
    刘禹锡的诗偏重于哲理与思考,而白居易则更注重生活的细腻与情感的表达。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均展现了唐代诗人的深厚才华。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相关查询

孤鸾 供蜡梅一枝 孤鸾·天然标格 孤鸾 孤鸾 张篁溪有哀逝之作,自京师托题墓道 孤鸾 为尤悔庵悼亡 孤鸾 闺忆 孤鸾 为潘兰史题长相思词 孤鸾 孤鸾 孤鸾•夜泊江干,赋得梦回时酒醉后思量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勒逼 毛字旁的字 辵字旁的字 蹑足附耳 变躬迁席 英雄无用武之地 目擩耳染 念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胆小怕事 肉字旁的字 坑木 朽木难雕 乞外 青辂 秃宝盖的字 包含笋的词语有哪些 风字旁的字 包含做的词语有哪些 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