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52: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2:41
寄毗陵杨给事三首
挥毫起制来东省,
蹑足修名谒外台。
好著櫜鞬莫惆怅,
出文入武是全才。
曾主鱼书轻刺史,
今朝自请左鱼来。
青云直上无多地,
却要斜飞取势回。
东城南陌昔同游,
坐上无人第二流。
屈指如今已零落,
且须欢喜作邻州。
寄给毗陵的杨给事三首
挥毫写信送往东省,
轻声走访外台修名。
好好地携带鞭鞘,莫要惆怅,
文能出将入相才是全才。
曾经主办鱼书轻视刺史,
如今我自请到左边的鱼来。
青云直上没有多少地方,
却要斜飞来回取势。
东城南陌曾经同游,
坐上已无人再续流。
屈指如今已是零落,
且须欢喜做邻州。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湘川,唐朝著名诗人、散文家。他以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察著称,尤擅长五言律诗和七言绝句。
此诗作于唐代,反映了作者对个人仕途的思考,以及对昔日友人的怀念与现状的感慨。诗中表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以及对人生起伏的认识。
刘禹锡的《寄毗陵杨给事三首》以其清晰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身处境的反思。首联以“挥毫起制来东省”引入,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对外界的探索精神。而“蹑足修名谒外台”则表现了他对名声的渴望和对权势的追求。接下来的“好著櫜鞬莫惆怅”则提醒人们应当珍惜手中的才华,而不是感到惆怅。诗中的“出文入武是全才”则强调了文武双全的重要性,体现了诗人对多才多艺的崇尚。
整首诗通过对昔日同游的回忆,勾勒出了一幅友谊的画面,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和时光流逝的无奈。最后一句“且须欢喜作邻州”则是一种积极的自我调适,提醒人们即使生活境遇有所变化,也应以乐观的态度面对未来。
整首诗表达了刘禹锡对友谊的珍视,对人生起伏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乐观态度。通过对自己经历的反思,诗人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鼓励人们在逆境中仍要保持乐观。
诗中提到的“青云”象征什么?
A. 低洼的土地
B. 高远的理想
C. 亲密的友谊
诗人对昔日朋友的情感是?
A. 失望
B. 愉快与怀念
C. 忘却
诗中“出文入武”强调了什么?
A. 只重视文才
B. 文武双全的重要性
C. 只重视武才
答案: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刘禹锡的作品更注重内心的感受与对现实的反思,而李白则表现出一种豪放不羁的气势。两者虽然在主题上有差异,但都展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