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22: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22:59
有僧言罗浮事,因为诗以写之
君言罗浮上,容易见九垠。
渐高元气壮,汹涌来翼身。
夜宿最高峰,瞻望浩无邻。
海黑天宇旷,星辰来逼人。
是时当朏魄,阴物恣腾振。
日光吐鲸背,剑影开龙鳞。
倏若万马驰,旌旗耸奫沦。
又如广乐奏,金石含悲辛。
疑其有巨灵,怪物尽来宾。
阴阳迭用事,乃俾夜作晨。
咿喔天鸡鸣,扶桑色昕昕。
赤波千万里,涌出黄金轮。
下视生物息,霏如隙中尘。
醯鸡仰瓮口,亦谓云汉津。
世人信耳目,方寸度大钧。
安知视听外,怪愕不可陈。
悠悠想大方,此乃杯水滨。
知小天地大,安能识其真。
有个和尚说罗浮山的事,因此我写下这首诗。
你说在罗浮山上,容易看到九天的边际。
渐渐地,气势越来越壮,波涛汹涌地围绕着身躯。
我在最高峰过夜,向四周眺望,浩瀚无边。
海面黑黝黝,天空辽阔无垠,星辰仿佛要撞上人。
那时正是月明之夜,阴影中的物体恣意飞腾。
阳光照耀下,仿佛鲸鱼的背,剑影如龙鳞般闪烁。
瞬间如万马奔腾,旌旗高高飘荡。
又像广阔的乐声,金石声中含着悲伤与辛酸。
我怀疑这儿有巨大的灵物,怪异的东西纷纷而来。
阴阳交替着变化,使得夜晚变作了晨光。
咿喔,天边的鸡鸣声,扶桑树上颜色辉映。
赤色的波浪涌起千里,像是金色的轮子在滚动。
俯视生物在呼吸,宛如尘埃在缝隙中飘荡。
那醯鸡仰望着瓮口,也称之为云汉的渡口。
世人只相信眼耳之见,寸心来衡量大千宇宙。
怎知视听之外,怪异的事难以言表。
悠悠思念着大方之地,这不过是杯水之于大海。
知晓小天地的广大,怎能真正识得其真?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醉吟生,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刘禹锡以其诗风清新、犀利,思想深邃而著称,尤其在律诗方面造诣颇深。
这首诗是在刘禹锡游览罗浮山时所作,受和尚的启发,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感受和对宇宙奥秘的思考。
这首诗在形式上为律诗,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开篇便引出“罗浮”这一道教圣地,将读者带入一种超然的境界。诗人通过描绘高峰的壮丽景象,传递出一种壮志凌云的豪情,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崇拜。
在语言上,诗人运用了大量的比喻与拟人手法,让自然景象充满生机。比如“日光吐鲸背,剑影开龙鳞”,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光影变幻的奇妙,给读者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和情感上的共鸣。此外,诗中“赤波千万里,涌出黄金轮”不仅描绘了大海的壮阔,也寓意着希望与繁荣。
在情感基调上,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成长的思考。诗人通过对八方景色的描绘,引导读者反思自身与宇宙之间的关系,强调了“知小天地大”的哲理,表达了一种渺小与宏大的对比,促使人们思考人生的真谛。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宇宙宏伟的思考,强调了人类渺小与自然伟大的对比,呼唤人们反思自我与世界的关系,体现了哲学的深邃。
诗中提到的“罗浮”指的是哪座山?
诗中“日光吐鲸背”这一句主要表达了什么意象?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