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小至》

时间: 2025-05-09 02:55:18

诗句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5:18

原文展示:

小至
作者: 杜甫 〔唐代〕

天时人事日相催,
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
吹葭六琯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
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
教儿且覆掌中杯。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时光与人事交替催促着,冬至时节阳光复苏,春天即将来到。刺绣的五纹图案在细线中绣上,吹响的芦管声轻轻地摇动着浮灰。河岸的景色期待着腊月的到来,柳树将要舒展;山的意境在寒冷中渴望开花的梅。云彩与物象虽不相同,但故乡与他乡却各有不同。教导孩子们慢慢地享受手中杯中的饮品。


注释:

字词注释:

  • 小至:指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象征着阳光开始回升,春天即将来临。
  • 刺绣五纹:指刺绣艺术中五种花纹的图案。
  • 吹葭六琯:指用葦苇制作的乐器,吹奏时发出的声音。
  • 岸容待腊将舒柳:岸边的景色期待着腊月的到来,柳树将要发芽。
  • 山意冲寒欲放梅:山中蕴含着希望,渴望在寒冬中绽放梅花。
  • 云物不殊乡国异:云彩与物象的变化不同,故乡与异乡的感觉也有所不同。
  • 教儿且覆掌中杯:教导孩子们享用杯中饮品,寓意着生活的简单与乐趣。

典故解析:

  • 冬至:是中国传统节气,标志着一年中白昼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象征着阳光的回升与春天的来临。
  • 梅花与柳树:梅花在寒冷中绽放,象征着坚韧与希望;柳树则是春天的象征,代表着生机与活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为“李杜”。他的一生经历了盛唐的繁华与安史之乱的动荡,对社会的苦难有深刻的感受和反思,作品以其现实主义风格而闻名。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冬至时节,正值杜甫生活的艰难时期,诗中既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感悟,也流露出对故乡与家人的思念,反映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


诗歌鉴赏:

杜甫的《小至》通过简练的笔触描绘了冬至这一节气的自然景象,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开头两句“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引入了冬至的主题,表达了时间的无情与自然界的规律。杜甫在此不仅感受到了寒冬的压迫,更看到了春天的希望,显示出人生的轮回与生机。

接下来的描写“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通过生动的意象让人感受到冬季的静谧与细腻,刺绣与乐器的结合,象征着艺术与生活的融合,反映了诗人对细节的关注与对美的追求。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这里的柳树与梅花形成鲜明的对比,柳代表着春的即将来临,而梅花则是冬日中坚韧与希望的象征,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力的赞美与期待。

最后两句“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则将个人情感与对生活的思考结合在一起,表现了诗人对家国的思虑,以及对孩子们的期望,寓意着希望与未来。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着深邃的哲理,体现了杜甫对生命、自然和家庭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时人事日相催:自然变化与人事交替互为影响,时光推移带来的紧迫感。
  2. 冬至阳生春又来:冬至象征着阳光的复苏,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3. 刺绣五纹添弱线:细腻的刺绣技巧与艺术表现,反映了生活的美好。
  4. 吹葭六琯动浮灰:音乐的轻柔与宁静,营造出一种冬季的氛围。
  5. 岸容待腊将舒柳:期待着春天来临,柳树将要发芽,象征着生机。
  6. 山意冲寒欲放梅:山中蕴含着希望,梅花在寒冷中渴望绽放。
  7. 云物不殊乡国异:自然与故乡的差异,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8. 教儿且覆掌中杯:教育孩子享受生活的简单与乐趣,传达了对未来的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间与自然变化比作催促,生动形象。
  • 对仗:如“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句式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刺绣、葦管、柳树、梅花等意象,构建了丰富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希望,显示了人对季节更迭的感悟与生命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冬至:象征着寒冷中的希望,冬去春来之象。
  2. 刺绣:艺术的细腻与生活的美好,体现了人们对美的追求。
  3. 葦管:音乐的象征,带来宁静与思考。
  4. 柳树:春天的象征,代表着生机与复苏。
  5. 梅花:坚韧与希望,象征着在逆境中绽放的生命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小至是哪个节气?

    • A. 春分
    • B. 夏至
    • C. 冬至
    • D. 秋分
  2. 诗中提到的“岸容待腊将舒柳”表达了什么意象?

    • A. 春天即将来临
    • B. 冬天的寒冷
    • C. 秋天的丰收
    • D. 夏天的炎热
  3. 诗的最后一句“教儿且覆掌中杯”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孩子的教育
    • B. 对饮酒的享受
    • C. 对自然的描写
    • D. 对故乡的思念

答案:

  1. C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杜甫
  • 《清明》- 杜甫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诗词对比:

比较杜甫的《小至》和李白的《静夜思》:

  • 主题: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与故乡的思考,但杜甫更侧重于季节的变化与生命的希望,而李白则是对故乡的思念。
  • 风格:杜甫的《小至》细腻而富有哲理,李白的《静夜思》则情感浓烈且直接。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杜甫诗全集》
  • 《诗词解析》- 相关研究论文

以上内容提供了对杜甫《小至》的全面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意与美感。

译文

天时人事,每天变化得很快,转眼又到冬至了,过了冬至白日渐长,天气日渐回暖,春天即将回来了。 刺绣女工因白昼变长而可多绣几根五彩丝线,吹管的六律已飞动了葭灰。 堤岸好像等待腊月快点的过去,好让柳树舒展枝条,抽出新芽,山也要冲破寒气,好让梅花开放。 我虽然身处异乡,但这里的景物与故乡的没有什么不同之处,因此,让小儿斟上酒来,一饮而尽。

注释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水龙吟·樊山先生于中秋得实甫书,有代琴夫人倚声奉寄之作,次韵和之 水龙吟 题适园忆旧图 水龙吟 惠山酌泉 水龙吟 庚申中秋,有怀南京、台北诸校友 水龙吟 其一 寄陆放翁 水龙吟 水龙吟 题朱砂五松图 水龙吟二首 其一 水龙吟 寿静公右平章 水龙吟 题稼轩词。即用集中登建康赏心亭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绳愆纠谬 廉顽立懦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简结尾的成语 彑字旁的字 至字旁的字 黍字旁的字 销毁骨立 矛字旁的字 舋迹 捋臂揎拳 倾斜流 心神不定 拘拘儒儒 磨害 风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风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厂字头的字 屈竭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