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闷》

时间: 2025-04-26 05:45:29

诗句

瘴疠浮三蜀,风云暗百蛮。

卷帘唯白水,隐几亦青山。

猿捷长难见,鸥轻故不还。

无钱从滞客,有镜巧催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45:29

原文展示:

瘴疠浮三蜀,风云暗百蛮。
卷帘唯白水,隐几亦青山。
猿捷长难见,鸥轻故不还。
无钱从滞客,有镜巧催颜。

白话文翻译:

瘴气笼罩着三蜀大地,风云昏暗了百蛮之地。
卷起帘子,只见白色的河水,青山隐约在眼前。
猿猴敏捷,难以见到,鸥鸟轻盈,却不再飞回。
没有钱财让客人滞留,照镜子也只能催促容颜。

注释:

  • 瘴疠:指一种由湿气引起的疾病,常见于南方地区。
  • 三蜀:指的是四川、重庆及其周边地区。
  • 百蛮:指的是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
  • 卷帘:卷起窗帘,表示想要看外面的景象。
  • 青山:常用来指代自然的美景。
  • 猿捷:猿猴的灵活,难以捕捉。
  • 鸥轻:指的是鸥鸟轻盈的飞行。
  • 滞客:停留的客人。
  • :镜子,象征容颜和岁月的流逝。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瘴疠”一词常用于描述南方的湿热环境,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环境的深刻感受。诗中描绘的猿猴和鸥鸟,体现了自然界的生动与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是中国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他的诗作常常反映社会现实,表现人民疾苦,具有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杜甫一生经历了安史之乱等重大历史事件,诗风沉郁,常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怀。

创作背景:

《闷》作于杜甫流亡期间,表现了他身处瘴疠之地的苦闷心情。此时的杜甫经历了战乱,生活困顿,精神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诗歌鉴赏:

《闷》是一首充满忧郁与无奈的诗作,杜甫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自己的内心感受。首句“瘴疠浮三蜀”,生动地描绘出身处瘴气环境中的痛苦与压抑,仿佛自然界的恶劣也在折磨着诗人的心灵。而“风云暗百蛮”,不仅描绘了天气的阴沉,更象征着社会动荡和人民苦难的深重背景。

接下来的“卷帘唯白水,隐几亦青山”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卷起帘子,眼前却只是一片白水,青山隐匿,无法触及,似乎象征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不可得的失落感。

“猿捷长难见,鸥轻故不还”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生灵的观察与思考,猿猴的灵动和鸥鸟的离去都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进一步加深了诗中抑郁的基调。

最后两句“无钱从滞客,有镜巧催颜”,则揭示了杜甫现实生活的困境。缺乏金钱使得他无法留住朋友,照镜子也只能提醒他容颜的消逝,时间无情,生活的困顿让他倍感无奈。

整首诗通过自然意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深刻反映了杜甫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心理状态,令人感受到强烈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瘴疠浮三蜀:描绘出环境的恶劣,暗示身处于瘴气笼罩之地的痛苦。
  2. 风云暗百蛮:进一步强调环境的阴沉,反映社会的动荡。
  3. 卷帘唯白水:表现了诗人对外界的渴望,然而只看到无尽的白水,象征着无望。
  4. 隐几亦青山:青山的隐约让人感到浓重的失落,无法触及的美好。
  5. 猿捷长难见:猿猴的灵动象征着生活的迅速变化,难以把握。
  6. 鸥轻故不还:鸥鸟的不归,暗示了生命的无常与孤独。
  7. 无钱从滞客:金钱的缺乏导致人际关系的疏远。
  8. 有镜巧催颜:镜子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提醒着诗人的容颜与青春的消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瘴疠与环境的恶劣相联系,强调生活的困境。
  • 对仗:如“猿捷长难见,鸥轻故不还”,形成鲜明的意象对比,增强韵律感。
  • 象征:青山、白水等自然意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渴望与失落。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杜甫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忧郁与无奈,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折射出他对现实的深刻反思与对生活的无力感。诗中蕴藏着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以及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瘴疠:象征着困扰与痛苦。
  • 白水:代表无望与失落。
  • 青山:象征着理想与美好,遥不可及。
  • 猿猴:象征灵动与变化,表现生命的追逐与无常。
  • 鸥鸟:象征孤独与离去,反映人际关系的疏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瘴疠浮三蜀”中的“瘴疠”指的是什么? A. 一种疾病
    B. 一种生物
    C. 一种植物
    D. 一种天气

  2. “卷帘唯白水”中的“白水”象征什么? A. 生活的希望
    B. 失落与无望
    C. 自然的美丽
    D. 人际关系

  3. 诗中提到的“猿捷”代表什么? A. 生命的灵动
    B. 社会的动荡
    C. 时间的流逝
    D. 自然的宁静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春望》 杜甫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1. 《静夜思》:李白通过对月光的描写,表达了乡愁和孤独,与杜甫的《闷》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但表现形式上更为简洁明快。

  2. 《春望》:与《闷》一样,杜甫在《春望》中也表现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情感深沉而复杂,体现了他作为诗人的责任感。

参考资料:

  • 参考书目:《杜甫诗全集》、《唐诗三百首》
  • 相关文章:《杜甫的生平与创作》、《唐代诗人的社会责任感》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闻寇至初去柳州 挽李泰发参政三首 次何德器见赠韵 白龟 蚊蝇扰甚戏作 挽李泰发参政三首 其三 大暑 醉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久而不匮 衣字旁的字 委禽 麾斥八极 一蟹不如一蟹 同恶相恤 引手投足 顾悸 禀付 髹发 夕字旁的字 边庾 血字旁的字 采字头的字 韭字旁的字 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