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57: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57:31
峡内淹留客,溪边四五家。
古苔生迮地,秋竹隐疏花。
塞俗人无井,山田饭有沙。
西江使船至,时复问京华。
在峡谷中滞留的客人,溪边有四五户人家。
古老的青苔生长在湿润的土地上,秋天的竹子掩映着稀疏的花朵。
边塞的地方没有水井,山田里吃到的饭粒夹杂着沙子。
西江的船只驶来,时不时地询问京城的情况。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世称“诗圣”。他一生经历了安史之乱,目睹了社会动荡,民生艰辛,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的诗篇,风格沉郁,情感深厚。
《溪上》作于杜甫流亡生涯中,诗人身处险峻的峡谷,描绘了边塞的自然景色和生活情景,表现了他对故乡与京城的思念之情。
《溪上》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环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诗的开头以“峡内淹留客”引人入胜,立即带出一种幽静而孤独的氛围,虽然自然环境美丽,但诗人却身处滞留之地,心中难免生出对故乡的思念。接着,诗中提到的“溪边四五家”则透露出一种人文气息,虽少但温暖,展示了边远地区的生活状态。
“古苔生迮地,秋竹隐疏花”两句,用古苔与秋竹构筑出幽静的景致,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韵味。此时诗人似乎在感慨岁月的无情,抑或是对生活的安静思考。紧接着的“塞俗人无井,山田饭有沙”则通过对边地生活的描写,反映出民生的艰辛,带有一种社会批判的意味。
最后一句“西江使船至,时复问京华”,更是点明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西江的船只把外界的信息带入,提醒着诗人他与京城的距离,以及对故乡的关注和思念。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杜甫笔下的忧国忧民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生存状态的描写,反映了诗人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同时也揭示了边地人民的苦难,展现了杜甫关注民生的情怀。
诗中提到的“溪边四五家”指的是:
A. 五十户人家
B. 四五户人家
C. 三十户人家
诗人对京华的情感是:
A. 无所谓
B. 思念
C. 厌烦
“古苔生迮地”的意思是:
A. 古老的青苔长在干燥的地方
B. 古老的青苔长在湿润的地方
C. 古老的青苔长在城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