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7:20: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7:20:14
送喻凫校书归毗陵
作者: 姚合 〔唐代〕
主人庭叶黑,诗稿更谁书。
阙下科名出,乡中赋籍除。
山春烟树众,江远晚帆疏。
吾亦家吴者,无因到弊庐。
这位主人家的庭院里叶子已变得浓密,谁来继续书写诗稿呢?
在宫阙下科名已经出来,而乡中却已把赋籍取消。
山中春天烟雾缭绕,江面上远处的晚帆稀疏。
我也是家在吴地的人,却无缘到你这破旧的草庐。
作者介绍:姚合,字仲明,唐代诗人,生平较少记载,主要以诗词见长。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擅长描写山水风景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姚合送别友人喻凫校书归乡之际,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对乡土的思念,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个人命运的感叹。
《送喻凫校书归毗陵》是一首表达离别情感的诗。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开头两句“主人庭叶黑,诗稿更谁书”展现了闲适的庭院景象,主人因友人离去而感到诗句难以续写,暗含失落之感;而“阙下科名出,乡中赋籍除”则反映了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的变迁,科名的出与赋籍的除,表现了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的渴望。接下来的“山春烟树众,江远晚帆疏”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传达出一种宁静而又孤独的情感,山中的春天似乎与友人的离去形成鲜明对比,显得尤为凄凉。最后一句“吾亦家吴者,无因到弊庐”则表达了诗人同样是吴地人,却因种种原因无法到达友人家中,透露出一种深深的遗憾与无奈。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反映了唐代诗人对友情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阙下科名出”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友人的感情是:
“山春烟树众,江远晚帆疏”的意境传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