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32: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2:00
海棠风外独沾巾,
襟袖无端惹蜀尘。
和暖又逢挑菜日,
寂寥未是探花人。
不嫌蚁酒冲愁肺,
却忆渔蓑覆病身。
何事晚来微雨后,
锦江春学曲江春。
在海棠花飘零的春风中,我独自用手巾擦拭,
衣襟袖子无意中沾上了蜀地的尘土。
温暖的日子又一次迎来了挑菜的时节,
寂寥的我却不是去探访花人的那位。
我并不在意蚂蚁酒来冲淡心中的忧愁,
却唯独忆起渔夫的蓑衣遮住了我病弱的身躯。
这晚来的微雨之后,
锦江的春光仿佛在学习曲江的春天。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郑谷,字子真,号青山,唐代诗人,生于盛唐,卒于晚唐。郑谷以山水田园诗见长,作品常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具有清新自然的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日,表达了诗人对蜀地春景的感受及个人的孤独情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宁静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蜀中春日》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温暖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开篇以“海棠风外独沾巾”引入,描绘了春风中的海棠花,伴随着个人的孤独感,似乎在述说春天的美好却无法伴随他人共享的心境。接着提到“襟袖无端惹蜀尘”,突出诗人在春游中的无奈与孤寂。诗人用“和暖又逢挑菜日”来描绘春日的温暖和农事的忙碌,然而“寂寥未是探花人”则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心情的落寞,与春天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
后面几句通过对饮酒和回忆渔蓑的描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蚁酒虽能冲淡愁绪,却难以掩盖内心的苦闷,而渔蓑象征着诗人对往日生活的怀念,暗示他对健康与宁静生活的渴望。最后一句“锦江春学曲江春”则是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同时也蕴含着诗人对自然美好与人世繁华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春日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春光的向往,以及在繁华中感受到的孤独与思考,体现了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海棠”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A. 冬天的寒冷
B. 春天的美好
C. 秋天的丰收
D. 夏天的炎热
“挑菜日”在诗中指代了什么?
A. 秋天的收获季节
B. 春天的农事活动
C. 冬天的寒冷天气
D. 夏天的炎热日子
诗中“锦江春学曲江春”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对春天的无奈
B. 对自然美的赞美
C. 对过去的怀念
D. 对生活的失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