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6:49: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6:49:13
殷璠裁鉴英灵集,颇觉同才得旨深。
何事后来高仲武,品题间气未公心。
风骚如线不胜悲,国步多艰即此时。
爱日满阶看古集,只应陶集是吾师。
殷璠所编的诗集汇聚了英才之作,让我感受到同道中人所表达的深意。为何后来的人物如高仲武,所写的诗词却缺乏真诚的品格。风骚之作如同细线,让我难以承受内心的悲伤,国家的命运在此时却是如此艰难。我在满阶的阳光下欣赏古代诗集,陶渊明的作品无疑是我心灵的导师。
郑谷,字少游,唐代诗人,生于晚唐时期,主要以五言诗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本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家动荡时期,郑谷通过对诗歌的思考,反映出对社会和个人心灵的深刻体悟。
《读前集二首》以殷璠的诗集为引子,表达了作者对古代诗歌的崇敬与对后代作品的不满。诗中通过对比,揭示了同时代诗人之间的差距,以及诗歌本应具备的真诚与深度。开头两句提到殷璠的作品,显然是对其艺术成就的认可,而接下来的“何事后来高仲武”,则流露出对后人的失望,认为他们的作品缺乏真正的心意和深度。此时,作者将个人情感与国家的命运相联系,感叹风骚之作的悲伤,反映出社会的艰难和个人的无奈。最后一句“只应陶集是吾师”,则表现了郑谷对陶渊明的高度认同,从中汲取精神力量。
整首诗表达了对古代文学的怀念与对当代作品的失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国家动荡时期的个人情感和对文学理想的追求。
郑谷的诗歌风格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风骚”主要指什么?
诗人对高仲武的作品持什么态度?
与郑谷的作品相比,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