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27: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27:07
岁晚劳征役,
三齐旧富闲。
人行桑下路,
日上海边山。
轩冕非吾志,
风霜犯客颜。
惟应思颍梦,
先过穆陵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岁末时节在齐州道上的艰辛旅途。年末征役繁忙,三齐地区曾经的富裕如今已显得冷清。行人走在桑树下的小路上,阳光照耀着海边的山。诗人并不渴望高官厚禄,风霜却侵袭着行人的面容。唯有思念着颍川的梦境,心中希望能先跨过穆陵关。
作者介绍: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历史学家。他在诗词、散文、古文等方面都有卓越成就,尤其以其豪放婉约的诗风和清新的散文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诗人在岁末之际,因公务出行,感受到征役的繁忙与艰辛。诗中表达了对高官名利的淡泊,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在艰难旅途中的孤独与无奈。
《晓发齐州道中二首》通过简单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反映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复杂关系。诗的开头“岁晚劳征役”便直指当时的社会状态,表达出年末征召的繁忙与辛劳。接着提到“三齐旧富闲”,既是对繁华往昔的追忆,也暗示了时光流逝带来的沧桑变化。
诗中“人行桑下路,日上海边山”,描绘了一幅恬静的乡村景象,桑树和海边的山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反衬出诗人的内心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随后,诗人表明自己不愿追逐权名的志向,强调了个人价值观的独立与坚定。
最后两句“惟应思颍梦,先过穆陵关”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穆陵关作为旅途中的障碍,象征着诗人面对的重重困难,而对颍川的思念则体现了人对故乡的深切眷恋。整首诗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既有对现实的清醒认知,也有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体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与深邃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官场的厌倦、以及在旅途中的孤独与艰辛,展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与独立的人生态度。
诗词测试:
“岁晚劳征役”中的“岁晚”指的是哪个时节?
“轩冕非吾志”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看法?
“先过穆陵关”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