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7:44: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7:44:14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冉冉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在南斋高卧的时候,打开窗帘,月亮刚刚升起。
清冷的月光洒在水面和树木上,轻轻荡漾在窗户上。
月亮时而明亮时而朦胧,清澈的月光映照着古今变化。
美人在清江边吟唱,今晚的吟唱多么苦涩。
千里之外的我们又该如何相处,微风轻轻吹动着兰杜花。
此诗虽未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月”与“美人”在古代诗词中常常象征着相思与离愁,尤其是在夜晚,月光照耀下,诗人常常会引发对远方亲友的思念。
王昌龄(698年-759年),字季凌,号少陵,唐代著名诗人,以边塞诗闻名,作品多表现豪放、壮丽的气势和深沉的情感。
这首诗创作于王昌龄与其従弟在南斋共赏月时,因月色引发对山阴崔少府的思念,表现出浓厚的乡愁与人际间的情感。
这首《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以优美的景物描写与深情的思念交织在一起,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开头的“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描绘了诗人在宁静的夜晚,享受着初升明月的闲适与惬意。而随之而来的“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则通过生动的意象,将月光映照在水面与树木上的清冷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仿佛让人感受到那份宁静与安逸。
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开始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变迁,“冉冉几盈虚,澄澄变今古”不仅表达了月亮的圆缺变化,也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友情的变迁。特别是“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不仅让人联想到诗人心中所思念的美人,同时也勾起了他对过往的回忆和深深的遗憾。而最后“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则是一种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无奈,恰如微风轻拂,虽近在咫尺却又无法相见。
整首诗通过月光与夜景,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体现了诗人与自然、与友人之间的深刻情感,展现了王昌龄作为唐代诗人的独特风采。
整首诗通过描绘月光与夜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人生无常的感慨,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孤独感。
诗中“月初吐”指的是什么?
A. 太阳升起
B. 月亮刚升起
C. 星星出现
D. 云彩飘动
“千里共如何”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友谊的坚固
B. 对未来的期待
C. 思念与无奈
D. 对自然的感叹
诗中提到的“美人”可能指的是?
A. 诗人的母亲
B. 诗人的爱人或朋友
C. 诗人的敌人
D. 不相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