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41: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41:01
昨日到上方,片云挂石床。
锡杖莓苔青,袈裟松柏香。
晴磬无短韵,古灯含永光。
有时乞鹤归,还访逍遥场。
昨天我到达上方的惠聚寺,看到片片云彩悬挂在石床上。
手持锡杖,青苔覆盖着地面,袈裟散发着松柏的香气。
晴朗的磬声没有短促的韵律,古老的灯光透出永恒的光芒。
有时我乞求白鹤归来,偶尔再次造访那逍遥自在的场所。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孟郊(751年-814年),唐代诗人,字东野,号白华,生于河南,后居于唐朝长安。他以清新自然的风格和真挚的情感著称,尤其擅长描写山水和隐逸生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孟郊晚年,反映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教文化的亲近。在经历了仕途的失意后,选择寄情于山水之间,体现了对世俗的超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苏州昆山惠聚寺僧房》是一首描绘僧侣生活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现了宁静的寺庙环境与深邃的哲思。开篇“昨日到上方”便引领读者进入一个清幽的空间,接下来描绘的“片云挂石床”使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的意境,云彩的轻柔与石床的坚硬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佛教对物质世界的超脱。
“锡杖莓苔青,袈裟松柏香”两句,描绘了僧侣的生活细节,锡杖寓意着修行的信仰,青苔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和谐,袈裟的香气则引发了人们对修行者内心清净的联想。
后面两句“晴磬无短韵,古灯含永光”则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意境,晴朗的晨磬声传递出一种宁静与和谐的气息,古灯的永恒光芒象征着智慧与信仰的延续。
最后一句“有时乞鹤归,还访逍遥场”则是对自由与超然生活的向往,乞求鹤归带有一种渴望与期待,反映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深厚的哲理,展现了孟郊对人生、自然和信仰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与信仰的追求,体现了对世俗的超脱与宁静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锡杖”象征什么?
A. 权威
B. 财富
C. 友谊
D. 自由
“晴磬无短韵”中的“晴磬”代表了什么?
A. 忧虑
B. 宁静
C. 喧嚣
D. 忘却
诗中“乞鹤归”的含义是什么?
A. 期待超脱
B. 渴望财富
C. 寻找朋友
D. 感受痛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